“十三五”规划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的一条主线。
“十三五”时期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论述早已经被敏锐的企业家们关注、讨论。
企业家们,是企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他们和他们的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最生动的一部分,是推进改革的大胆而创新的实验者。
浙江,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个窗口,制造业发展的新空间正在供给侧改革的视野下全面打开。在“两会”的舆论场上,浙江企业家将底层声音、产业现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同时第一时间给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实战方法论。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供给侧改革为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宗庆后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现在需求减少了,出口受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为我们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他认为,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因为国家社会财富的增加,最终来源是实体经济。只有制造业强盛,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
娃哈哈很早就实现了自动化,并一直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应从产品形式、产品质量、产品适合度上调整,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建议制造业去学习欧洲的先进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转型,在技术改造、技术水平上进行提升,从“量”上转到“质”上,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质量,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供给侧改革需要企业耐住寂寞
李书福在接受浙江在线采访时表示,针对供给侧改革,浙江企业应当在研发上敢于投入,在技术上勇于创新,在品质上要有高标准。
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吉利集团走在了前面,企业发展已有两大举措,一是国际化:2010年8月2日,吉利正式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带给吉利不只是沃尔沃的经验,更多的是整个欧洲的百年造车经验。”
二是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李书福委员介绍,现在吉利杭州第一研发中心拥有8000名工程师,哥德堡第二研发中心拥有2000名员工,总投资达3亿英镑的第三研发中心(英国)也将在今年竣工。
“浙江企业应该发扬工匠精神,静下心来,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一点一滴的把自己的研发工作做好,把产品做到极致。”李书福委员说。
来源: 中国网综合 | 作者: | 责编:李斌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