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g20杭州峰会 > 动态新闻 新闻详情 A- A+
杭州正在成为一座桥梁 让世界通往更加从容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6-08-31 14:16:38    

        杭州因水而兴。桥,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地理符号、文化基因。

轻纺桥_副本.jpg


杭州轻纺桥(2012年6月29日 钟黎明摄)

 

西泠桥_副本.jpg

杭州西湖西泠桥(8月26日 张铖摄)

        在杭州,无论公交车、地铁站牌,还是城区、街路名称,你都会看到这样的名字:拱宸桥、卖鱼桥、德胜桥、祥符桥、丁桥……

        萧山,那里有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跨湖桥遗址,杭州先民们遗留下来的一叶独木舟,就停泊在今天的跨湖桥博物馆内;

        城北,京杭大运河好似碧绿的丝绸缎带,穿过广济桥、拱宸桥,讲述着这座城市从偏居一隅到走向繁荣、开放的历史;

六和塔_副本.jpg

杭州钱塘江大桥(2015年9月17日 徐昱摄)

涌金桥_副本.jpg

游客行走在杭州西湖涌金桥上(2015年5月2日 韩传号摄)

大运河_副本.jpg

杭州塘栖古镇广济桥(2015年9月24日 徐昱摄)

        西湖边,从断桥到西泠桥,不但承载着神仙美眷的爱情和浪漫,还把湖中的孤山同北山路联通,“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西湖三怪”,此间有其二。

        虎跑路尽,临江而眺,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开创中国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历史的钱塘江大桥,横亘潮头,被杭州人亲切地称为“钱江一桥”。

        这里何以成为“桥的世界”,被称作中世纪世界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在700多年前拿出了自己的解读。

        这位意大利人当时对杭州城有过这样的描述:它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有“一万两千石桥”,“盖此城完全建筑于水上,四周有水环之,因此遂建多桥以通往来”。

        “以通往来”,也让杭州之于700年后的世界,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

        对于这座古城来说,最具联动性、最为宽广、包容的桥,无疑是她本身。通过她,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舞台,第一次搭建在这片东方沃土之上。

        通过这座桥,饱受困扰的世界经济要渡过“危机之河”,进入新的良性增长周期,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让世界可期;

        通过这座桥,发展中国家要跨越同发达国家间的种种沟壑,全面融入全球治理的“朋友圈”,在包容式增长的呼声中,主办方邀请了G20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

        通过这座桥,各国或许变得不再焦虑,尽管当前国际时势风云变幻,纷争较量从未息止,但杭州峰会召开前,大家都在静待着如何把手伸向桥的另一端……

        搭“桥”“以通往来”,杭州在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

西兴大桥_副本.jpg

杭州钱塘江西兴大桥(8月27日摄)。新华社作者张铖摄

拱宸桥_副本.jpg

杭州拱宸桥(2014年4月27摄 钟黎明摄)

        1929年的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延承至今,扮演着中外交流的“文化之桥”;

        上世纪70年代初,作为第37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地之一和《中美联合公报》的修改地,杭州又承担了“外交之桥”的角色;

        眼下,互联网基因不但为杭州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而且让阿里巴巴,让普惠金融、互联网贸易模式走向全球,“经贸之桥”正为世界输送更多机会。

        G20杭州峰会会标,主体就是桥。不管其原型是杭州的哪一座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搭设了这样一座沟通东西、联通南北的桥梁。因此,这个会标的设计,无疑是恰当的。

        环顾当今世界,梦想互联互通,发展兴衰相伴,命运休戚与共。8月将过,9月即来,请珍惜身边的每一座桥。面对历史,它们斑驳陆离,写满沧桑;面对现在,它们融汇古今,连通中外;面对未来,它们让万里为邻,让淤塞尽消,让世界变得更加从容。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李亚彪    | 责编:杨云寒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