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想必孩子们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那这些压岁钱,你们都会用来做什么呢?
在义乌,有个18岁的小姑娘,从2岁开始,每年都将压岁钱的一部分用来做公益,已经坚持了16年。近日,她用其中的500元,在义乌爱心公社举办的“爱心书包”漂流活动中,认捐了10只爱心书包,送给去年地震灾区的孩子。
每年的认捐费用都从自己的压岁钱里出
这个小姑娘叫赵添艺,是义乌中学高一的学生。
2月27日,记者联系上了赵添艺的母亲李丽英。据她介绍,第一次认捐书包,是从2008年开始的。
那时候,赵添艺只有2岁,因为她的表哥之前有参加过认捐书包的活动,李丽英觉得很有意义,也加入了这次活动中,50元可以认捐一只,第一次,她们一共认捐了两只。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她们开始做公益,还陆续加入了义乌的一些公益组织,比如义乌爱心公社、义工之家、义乌亲子树公益等。到了周末,只要有时间,李丽英和丈夫,都会陪着女儿去做公益。
上小学后,赵添艺就将认捐的数量增加到了10个。她觉得,这样能帮助更多小朋友。
李丽英说,在一年级前,女儿的压岁钱,都是由她来保管的,但是采用记账的方式,支出自由。平时,女儿还有一个小的储蓄罐,一些零钱,比如买菜剩下的几个硬币,或是捡易拉罐和纸板卖的钱,都会放到这里。
每年的认捐书包活动,赵添艺都会去现场。会写字以后,所有的资料都由她自己填,费用也从自己攒的压岁钱里出。
当然,这么多年来,也遇到过压岁钱不够的情况。
有时候,她们一家会选择过年期间外出旅游,不去拜年,当然就没有压岁钱。李丽英还记得,有一年,到认捐书包的时候,女儿发现钱不够,也没有向他们求助,周末自己跟同学一起,去捡了很多易拉罐和纸板拿去卖,最终凑够了10只书包的钱。
除了书包之外,她还发动班里的同学,一起将自己不用的书捐出来,跟这些爱心书包一起,捐给更加需要它们的孩子。
曾用义演完成了150个爱心书包的认捐
2018年,他们一家自驾去广西旅游,在乡间问路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得知他们是义乌人,就说她也知道义乌。刚开始,他们以为这个小女孩去过义乌,没想到小女孩说她收到过义乌人送的爱心书包,所以记忆深刻。那一刻,除了感动,也坚定了赵添艺继续将这项公益做下去的决心。
那一次,他们还去了这位小女孩的家,条件并不好。他们互相加了微信,李丽英现在还时常会去关注一下这个小女孩,她表示,现在,这个小女孩已经参加工作,有时候在朋友圈看到他们的生活在一点点变好,也很开心。
在他们家的车子后备箱里,常备着各种文具。在旅途中,如果遇到条件不太好的有小孩子的家庭,都会给他们送一些小文具。而这些文具,有些是赵添艺在学校奖励来的,有些是用她自己的压岁钱买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赵添艺还时常动员周边的同学、朋友一起参与认捐活动。有一次,在募捐现场,她还和朋友用义演完成了150个爱心书包的认捐。
16年来,她一共捐赠了100多只爱心书包,参加了各种公益活动100多场。
每年寒假,都会和妈妈一起参加春运安全的宣传、引导、分发姜汤等公益活动。节假日,她还会约同学、朋友到义乌市绣湖公园捡垃圾,以自己的行动向游人宣传环保,让大家都来爱护美丽的家园。2018年暑假,她还和同学们冒着酷暑,为义乌市上溪镇的农户义卖生姜1000多斤。上初中以后,她还选择用每月捐款55元的方式,助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持续捐了两年多……
赵添艺的善举也影响了身边不少人,这一次爱心书包的认捐活动,班里就有5位同学跟着她一起认捐。赵添艺觉得,做公益是开心的,她感受着付出的快乐,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来源:金华传媒 | 撰稿:记者 吴越悦 | 责编:张晓欣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