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浙江有礼 > 浙风十礼 > 帮有礼 新闻详情
这份温情从桐庐送出 传向千里之外
发布时间 | 2024-01-26 14:44:44    

   1月23日中午12点30分,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一袋24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浙江某医院出发被送往千里之外,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捐出这袋“救命血”的,是来自杭州市桐庐县的童维立,他是浙江省第988例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杭州2024年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赴约”当天上午,记者在浙江省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见到了正在进行干细胞采集的童维立。冬日的阳光落在窗户上,照得整间病房明亮又温馨,童维立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台血细胞分离机在他边上高速运转,将他体内的血液抽离出来后,再输送回去。

        献血.jpg

  2023年12月的一个普通下午,正在上班的童维立突然接到桐庐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童老师,你的配型成功了!”电话那头的声音难掩激动。童维立刚开始还有些发懵,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是他当初许下的那个“生命之约”有消息了。

  2020年,童维立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志愿者。谈到当时的初衷,童维立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是‘为人民服务’,当时看到这个捐赠活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血液可以帮助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从被通知入选初筛到高度配型成功,再到正式捐献,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童维立详细讲解了捐献的注意事项,也询问过他多次,是否愿意参加干细胞捐献。童维立的每一次回答都十分坚定,他说:“能够匹配成功,用我的血液去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生命的缘分,也是我在成为志愿者那天就许下的约定。”

  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采集过程中,除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外,童维立的妻子方红妍也一直陪在他身边。中途,7岁的女儿打来视频电话,看到爸爸两条手臂上都插着针管,女儿在视频里贴心地给他“吹吹”打气,跟他说:“爸爸,加油!”

  在刚得知丈夫要去捐献干细胞时,方红妍的心里也有过“嘀咕”,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经过童维立的详细讲解后,她就放下了顾虑,开始全力支持丈夫。她告诉记者,这几天,两个孩子在家都特别乖,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去“救人”了。

  今年36岁的童维立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们眼中的他是运动达人,还爱跑步、爱锻炼,更爱“帮助人”。在工作之余,童维立经常会去参加县里的一些救援活动,从水上救援到进山寻找走失的驴友,很多的救援现场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同时,他还是桐庐马拉松比赛的忠实粉丝,“桐马”举办以来,每年他都会报名参加。因为身体素质好,童维立的整个捐献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提取环节更是十分高效,让参与采集工作的医护人员纷纷“点赞”。

  记者从桐庐县红十字会了解到,童维立是桐庐县第六位成功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HLA高分辨配型相合的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像童维立这样三年时间便接到配型通知的志愿者,实属“少数”。

  桐庐县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胡飞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大概340多万,而在申请的患者、需要配型的患者有将近十二、三万人,但是因为“配型”成功率非常低,真正能够幸运地配对成功的不到两万人,还有十几万患者还在漫长的等待过程当中。

  当前,桐庐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登记的志愿者已经超过1500余名,为了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桐庐县红十字会每年都会通过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以及平时的一些急救培训,深入到乡镇、企业、大学开展造血干细胞的宣传。

  “漫长的等待”需要更多爱的助力。胡飞说:“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血液病患者生的希望就更大,所以我们也希望、并积极倡导我们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的队伍当中,为这些需要帮助的血液病患者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潮新闻 共享联盟·桐庐 汪晓池 通讯员 郑瑶雯    | 责编:张晓欣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