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溪口 >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溪口“变形记”:竹乡转身文旅山村
中国网 · 徐立 实习记者 孙梦瑶 视频 段九君 | 发布时间2020-07-10 10:35:03    

(点击观看视频)

   编者按:杭州也有个溪口?是的,可是很多杭州人也不知道杭州还有个叫“溪口”的地方。这个“溪口”属于杭州主城区西北方向的余杭区百丈镇。溪口四面环山,原本是杭州市的欠发达区域,但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引下,溪口积极发挥“党建+”思维,探索推行“两山”生态发展模式,正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要在“两山理论”基础上把绿水青山打造成“彩山金山”。

1.jpg

  整洁有序,这应该是每个人初进溪口的第一感觉,但很多人大概不会想到,之前的溪口用企业“低小散”遍地、环境“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溪口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一个怎么样的“涅槃”过程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溪口村。

  溪口村早年是竹制品原料供应地,毛竹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溪口村自从提出“靠山吃山”的发展理念后,便大力扶持竹产业,带动当地竹农致富,且允许在不破坏耕地的情况下搭建小型厂房。这一历史原因间接造成了“低小散”企业遍地局面的形成。当时经济效益好,群众也比较拥护这个政策。

3.png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条路越来越难以为继。“几年前,市面上毛竹的价格每百斤40元,如今下降到20元左右,纯粹出售竹子的利润减了大半,人工费却上涨了数倍,竹农的获利空间一再减少,竹农们很难再依靠传统产业创造经济效益。”从当地人算的这笔经济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粗放型毛竹产业面临的窘境。

  与此同时,遍地的拉丝厂不仅违法占用耕地,更是为溪口的环境恢复增添许多压力。溪口村痛定思痛,最终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升级、转型,以环境取胜,显竹乡特色,要走上另一条“靠山吃山”的高端路径。

4.jpg  为此,溪口进行了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开展暴露垃圾攻坚整治、拆除违法建筑、清除田间垃圾、拆除农业生产管理用房等行动,同时,垦造耕地,重要道路两侧复耕复绿,拆除道路两侧乱搭乱建。

  宣传发动和集中整治同步进行。组织宣传车广播,以悬挂横幅、发放各类宣传单、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把本地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相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用在溪口当地再适合不过了。

  近五六年来,溪口致力于村庄整体环境的改善,截止目前,已累计关停低小散乱企业25家,平均每家占地面积5亩,并给与关停企业补贴35万元/家;关停毛竹加工作坊共23家,平均每家占地0.8亩,并给与补贴3万元/家。另外,溪口已拆除不雅建筑5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120元。溪口还投入150万元,大力推进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的建设,对村庄道路、环境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记者在百丈的异想四季民宿走访时,刚好遇到两位游客刚刚离开。进入客房内,舍内简洁整齐,榆木淡雅的色泽,古朴的质感,整体和谐的色调美观大方,清新自然。拉开窗帘,面朝青山,背靠竹海,暂别城市的聒噪繁华,穿越到依山而卧的宁静村落,享受一份内心的宁静。

  “现在一到周末,特别是节假日到百丈来旅游的情侣、家庭越来越多,客房要提前预约。”民宿老板娘陈女士对记者说。

5.jpg

  好环境带来好效益。近年来,溪口轰轰烈烈开展环境整治,群众纷纷为家乡的变化而点赞。记者采访村民组长顾文鑫,谈到这几年家乡,他直叹变化真大,“现在村里变得比以前漂亮多了,以前拉丝厂很多,经过时如果风大一些,就会被竹粉迷了眼睛,房前屋后到处是灰尘。现在这么一整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现在平时节假日,许多登山的游客经常光顾村里,我们家里的笋干、土鸡蛋、茶叶都快成了抢手货了。”对于未来溪口的发展顾文鑫充满了信心。

2.png

  溪口的改变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顺应未来的实际发展需求。溪口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色GDP项目,其中柏诚山缦度假酒店、国家竹平台研究中心、市级竹文化博物馆,以及民宿等项目均已落户溪口村。

  溪口村还集中改造景观园区,“铺前、罗窑坞原来两家拉丝厂拆掉后,现在已经变成景观带和乡村公园,村里环境一下提升了不少。”百丈镇溪口村村民主任祝红顺表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实习记者 孙梦瑶 视频 段九君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实习记者 孙梦瑶 视频 段九君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