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溪口村位于天目山脉分支鸬鸟山与王位山两山之间的冲积带,四面环山,北苕溪穿村而流。这片有竹海之称的土地,同样被美景和旧时光的深厚记忆所包围。溪口村自然环境优美,初夏四五月份,罗鸟山的旗子岗上,野生杜鹃花漫山遍野,使人陶醉于花海的熏香。油菜花当季时,一片金黄,风景美不胜收。中国最经典的传统文化,作为文人墨客感物喻志象征的四种植物——梅、兰、竹、菊 ,在溪口随处都能看到。它不仅仅是溪口的一种生态植物景观,也是当代溪口人的品质,正直、纯洁、坚贞、气节的缩影和象征。
说起百丈的古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名声在外的杭宣古道。殊不知,在这片有“竹海”之称的土地上,还有一条古道,同样也被美景和旧时光的深厚记忆所簇拥。这条古道就是平天堂森林古道。
和所有的古道一样,一踏上这条尚未被现代工业碾压过的古道,城市的嘈杂喧闹便彻底远离,只有脚下的泥土和岩石在提醒着人们旧时光中发生的点点滴滴。
平天堂森林古道坐落于溪口村,起于罗窑坞,止于九东山,全长8公里。对这条古道最熟悉的非镇里的护林员洪江峰莫属。五六年的护林员经历,让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知之甚详。
“这块石头就像一艘船,石头上面是平地。”8公里的古道迄今还是一块“处女地”,一路石阶古山道,两侧茂密挺拔的毛竹成了萧瑟冬天里难得的亮色,耳边溪水潺潺伴鸟鸣,村里人说雨水期甚至水漫石磴。洪江峰说,入口一段主要是罗窑水系,从杜鹃林开始则以泗溪水系为主。“水资源最丰富要数一公里外的龙头潭,常年不断流。传说有神龙曾在这里栖息,才有这个名字。”
在龙头潭附近,有一个颇为值得拍照留念的景点——箱子石。洪江峰告诉记者,龙头潭水流清澈,两边翠竹丛生,郁郁葱葱,竹林间有18块形状如箱子的大石头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村里人就起了这个名字,一直流传至今。“这一片有竹林、潭水,站在石头上看出去都是断崖、瀑布,风景实在漂亮,现在余杭很少有这样的地方。”洪江峰说,他在巡查古道森林消防安全时,总能看到有人在箱子石那里合影留念。
古文中说“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沿着龙头潭往上走,是罗窑山顶的平天堂寺庙。
清朝末年,局势动荡,盗匪猖獗,平天堂寺曾在1902年被百余名匪徒占据。在和匪徒交战过程中,平天堂寺庙被清兵烧毁,镇里流传的“火烧平天堂”就在此处,《申报》还曾报道过此事。相比火焰的无情,附近那片百年野生杜鹃林“火”得生机勃勃。洪江峰说,这片杜鹃林是整条古道资源最好的地方。
位于古道最高峰窑头山顶,海拔高度约有870米,两侧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低到高依次为竹林、杉木混合林、矮灌木丛、高山草甸,充满了自然和野趣。说杜鹃林,不少人可能觉得陌生。但是说到映山红,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每年三四月,几十亩的映山红犹如一簇簇火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动人。在这片花海周边,还有两片偌大的有机茶园,茶香花香融合,整个春天的景色和气息都汇集到了这里。泗溪村的老刘喜欢登山,家门前的这片“花海”自然不会错过。据了解,平天堂森林古道至杜鹃林一段充满原生态风景,不仅岩石景观奇异,而且具有极强的探险性。
曾经,森林古道是陆上交通的重要途径,承载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今天,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森林古道承担起了连接贯通西部森林旅游景观资源的重要任务,成为林业助推西部山区美丽经济的重要抓手。
“其实,从罗窑坞入口上山,来回一趟需要3小时,比其他入口上山花费的时间长,但因沿途风景好,颇受游客青睐。”在溪口村村民的印象中,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来。来自杭州主城区的驴友李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四五年,他每年都会从罗窑坞古道上山,“这条古道保留了原生态,两边是茂密的竹林,一路潺潺溪水。爬上山顶,漫山遍野的杜鹃开满山头,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溪口村村委会主任王群英告诉记者,溪口村古道入口处3个停车场几乎天天爆满,这份高人气靠的不仅是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依仗后天的精心打造。“近年来,溪口村通过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庭院、小集镇改造和一系列的基础环境整治,认真做好美丽乡村的文章。”未来五年,古道将陆续启动建设,最终将生态区内的森林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以线带面”,促进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