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溪口 > 溪口风景 新闻详情
“红绿”融合的生态价值
中国网 · 徐立 视频 段九君 | 发布时间2020-08-11 15:27:55    

   编者按:“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8月的溪口,绿意盎然,风景如画。以“绿”为本底的溪口村,深入践行和创新“两山”理念,走出了“红绿”融合的新路子,老百姓收获“金山银山”。

1.jpg

  这几天,溪口村村民委员会的电话成了“热线”,工作人员余颖正在帮旅游团预约参观红色大礼堂。

微信图片_202008121221273.jpg

  “溪口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3月,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某部卫生队,在百丈镇釜托寺设立随军休养所,主要供伤病员疗养和部队休整,吸引了百丈镇大批青年参加新四军,其中溪口村就有20余名青年在党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溪口村村党委书记毛传玉说,今年以来,村里不断加大红色旅游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开展干部培训、研学旅行、党员教育等各类红色旅游教育主题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8121221272.jpg

微信图片_202008121221271.jpg

  溪口村以红色长廊为中心,建成红色主题旅游特色村。近年来,溪口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探索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切实做好“红色+”等文章,深入开展红色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不断提升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2.jpg

  针对丰富的红色资源,溪口村全面开展调查排摸,对排摸上来的红色资源,落实专人负责。“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保护等重点工作,实施红色资源保护计划,保障和推动革命文物确认、保护和利用。”毛传玉告诉记者,在红色文化的渲染下,溪口村正开启着“红绿融合”发展新篇章,精彩纷呈的“红色旅游”线路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微信图片_202008121219191.jpg

微信图片_20200812121919.jpg

  红色文化与青山绿水相融,能迸发出多大的能量?为加快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溪口还依托古道、山水资源、绿道体系等载体,聚力打造红色核心产品,拓展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围绕红色旅游核心吸引物和集群的培育上,以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为主导功能,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实施一批红色体验区、红色研学培训等综合类项目,精心打造红色旅游村庄、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集群。毛传玉说,接下来将深挖红色资源,向内挖掘潜在接待能力的同时,再整合附近乡镇的接待资源,形成学得进、留得下、玩尽兴的格局。

3.jpg

  人流带来了信息、理念,更带来了发展机会。原本在外经商的溪口村村民王海峰,回到阔别10多年的家乡,将自家一楼装修一番,开出了一家乡村西餐厅。当时,很多人都笑话他是在做亏本生意,而他自己也抱着三年内不赚钱的心态。

  但这家西餐厅的火爆生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从杭州市区过来只要个把小时,从余杭过来仅仅半个小时,很多旅客还是愿意来体验一下乡村特色的,”王海峰告诉记者,一年时间,投入的30多万元就回本了,“投资回报率”够高了,在家里也能创业谁还愿意离开家乡啊。

微信图片_20200812122127.jpg

  回到家乡参与“红绿”融合业态的年轻人,不止王海峰一个人。“过去到村子里的多是集中参加红色培训的团队,现在也有很多散客自驾来到村子里游览。”陈吴福是村子里老红军的后代,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近年来他开始在村子里兼职做起了“讲解员”。随着村里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游客还能开展徒步、登山等素质拓展活动。这些都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致富。

  实现红绿融合、建设未来乡村都是“两山”理念指导下,实现生态价值的生动实践。在乡村看见未来,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溪口,这方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这片激情澎湃的红色热土,用行动继承精神,用精神指引行动,正朝着“红绿融合”发展样板地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视频 段九君    | 责编:徐立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徐立 视频 段九君    | 责编:徐立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