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澄怀初酒 > 新闻 新闻详情
36道工艺 | 酿得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发布时间 | 2023-04-21 14:14:07    

图片23.jpg

   今天的主题是:黄酒,也许你以为这是某个地方的小众特色酒?其实不然,黄酒,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

  一份传承千年的古法工艺,36道工序,40年匠心酿造

图片24.jpg

  从商周开始中国人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酿造黄酒,这种糯米为原料,味道有点甜的低度酒不知助了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生花。黄酒凭借着其独特的味道和品质出口世界各国,得到了国际市场上极高的赞誉。绍兴黄酒传承了数千年,历经36道手工工序,无数酿酒师傅专注酿酒40余年只为酿出一坛美酒。

  夏做酒药

图片25.jpg

  三伏天下,工人们要去采摘新鲜的野生辣蓼草,并且要在当天晒干并粉碎成末,然后与前一天刚磨好的新鲜米粉混合成型,放入以新鲜谷壳为底的缸窝中培养。这一步,就是开始制作酒药了,酿酒师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恰到好处的使用原料和配料。

  秋制麦曲

图片26.jpg

  金秋九月,要将去除杂质的优质小麦,经过过筛-轧麦-拌曲-成型,制作成砖块般的曲块,在绍兴黄酒的酿造过程中,麦曲赋予了绍兴酒,曲香浓郁、刚劲有力的独特风格。而麦曲质量的好坏对于黄酒品质和出酒率影响非常大,所以就算有四十年酿酒经验的师傅也不敢有半点马虎。

  冬酿新酒

图片27.jpg

  一冬一酿,每天立冬后,绍兴酒厂迎来最忙碌的几个月,要将当季的精白糯米,用蒸饭法去除杂味和杂质,与九月就做好的酒药、麦曲拌在一起,大米在酒缸内拨出一个深深的酒窝,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发酵过程。

  浸米、蒸饭、落缸、开耙、煎酒、封坛……绍兴黄酒的每一个步骤藏着学问,由这些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传承了千年。

  春分封坛

图片28.jpg

  春分封坛,这一习俗已历经百年。所谓“封坛”,即用荷叶、箬叶包住坛口,用竹丝扎紧坛口,最后用泥封住坛口,之后将酒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窖中进行陈化。封坛,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传承。

  岸柳青青,莺飞草长,2023年的春分,澄怀将在王宝和酒厂如约举办封坛节活动,届时,欢迎天南海北的酒友前来参与一同传承“封坛”这一美好的习俗。

  酒要发酵才能孕育出独特的芳香物质,相比不锈钢大罐或者玻璃罐,陶坛和瓦缸透气而不漏水能让酒和菌种、酵母充分地融合发酵,谢师傅从第一次接手修补陶坛时,就明白陶坛的重要性,敲敲打打,一干就是36年。

图片29.jpg

  传承了2500年酿造工艺,历经三十六道手工工序,耗时240余天,才能成此一冬一酿。愿意如此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澄怀初酒是源于对品质的追求,才造成了效率上的“慢”,但正是因为慢,才留住了酒本真的味道,酿如此漂亮的琼浆玉露,每一滴都是时间的瑰宝。

图片30.jpg

  澄怀虽慢,但在本真的道路上,走得很踏实。

  你愿意慢慢品这杯美酒吗?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彭钰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