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宁波代表团驻地,敲开省党代会一线工人代表、首批“浙江工匠”之一、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万亚勇的房门,他正伏案书写学习党代会报告后的心得体会。“能够成为省党代会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万亚勇表示,将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把一线职工的心声带到党代会上。
万亚勇是一名新慈溪人,来自江西鄱阳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
从业22年,他凭着朴实本性,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从一个无技术职称、无任何职务的普通外来打杂工,逐步成长为高级技师、公司设备科长,并练就了一身能凭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就能找出多种机器毛病的绝技绝活。
近年来,他领衔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获得了许多技术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他发明的电机耐压测试技术被命名为“万亚勇电机耐压测试法”,并获得慈溪市职工岗位先进操作法、慈溪市职工技术创新“五小”成果一等奖。由于他在技术创新方面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宁波市首席工人”、“感动慈溪年度人物”、“甬城英才”、“港城工匠”、省优秀职工、宁波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作为一名“浙江工匠”,万亚勇在工匠的成才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工匠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积累。“想要成为一名工匠,两三年是不可能的,这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我总结了8个字,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万亚勇说,培养工匠走任何捷径都是弯路。
工匠不光要练“内功”,更要履行传承职责。“眼下,正处于企业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时期,需要高素质、高技术的员工。”万亚勇说,通过学习党代会的报告,更加深入了解省委的决策部署,有助于更好地定位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怎样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年轻人。他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全方位关注工匠和工匠精神传承,关心和保障职工的技能培训。
此外,万亚勇也带了建议到会上,他希望各级党政部门更加关注和支持工会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希望能把各种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工会倾斜吧。”万亚勇说。
来源: 浙工之家微信公众号 | 作者:王海霞 黄云鹏 | 责编:邓翠芳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