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阿姨,这是新设立的疫情防控居民群,麻烦你加入一下,里面有最新的防疫通知,有不明白的还可以在群里找到社区工作人员。”11日下午,在新城锦湾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东方润园小区34幢的何阿姨扫码加入了疫情防控微信群。与何阿姨一样,从1月2日开始,新城区域的居民陆续以居住地划分,加入各自的疫情防控小组。
这是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五包一”工作制度,构建疫情防控“最小单元”,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配送、健康监测、人员转运、服务保障等相关预案,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五包一’工作制度指的是由一名县级机关干部、一名乡镇(街道)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医务人员及社区干部、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服务每位‘最小单元’的居民。”锦湾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娜芳介绍,“最小单元”一般以相邻楼栋进行划分,人数在150人到200人,并组建微信群方便随时联络。据介绍,该社区涵盖8个小区,常住居民9605人,目前已建立53个疫情防控居民群。
在任娜芳的桌上,一份“最小单元”编组统计表详细记录了单元序号、范围、人口规模、负责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等信息。“结合群内每位居民标注的门牌号等信息,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分批有序开展工作。”任娜芳说,有专业人员入驻居民群,服务也更有针对性。社区还发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为每幢居民楼配齐楼栋长、物业管理员,协助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常住居民,锦湾社区的115家沿街店铺同样加入了该社区的疫情防控“最小单元”,并登记了经营范围等情况。一旦进入战“疫”状态,商家将配合社区,调配应急物资支援前线。
“考虑到封控区人员不可再走动,如果居民有紧急求助,比如需要尿布、奶粉、药物等物资,我们社区内就能自主完成调度。”任娜芳说,沿街店铺群建立后,遇到突发情况,群内一呼,商家业主就会立即响应。
在新城桂花城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也已制定完成。“我们小区设置了东、西2个检测点,全小区3991位常住居民划分为10批次。”打开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晓璐的预案手册,小区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路线图、最小单元编组、物资配送表、特殊及困难群众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一张张彩色平面图中,全小区124幢居民楼的全员核酸采样次序清楚明了,移动路径跃然纸上。
“颜色代表批次,箭头代表路线,采样过程不走回头路。”朱晓璐说,这些天社区还陆续完善了防疫物资,进行人员排摸,并再次与楼道长、志愿者进行电话确认,以确保紧急状态下的到岗情况,“目前小区共有志愿者154名,届时可分为AB岗进行人员安排。”朱晓璐说。
“我们把社区当作已被划为封控区在做预案,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位。”正如任娜芳所说,小到连社区的充电宝都要完成编码,以备不时之需,“肯定还有不完善之处,接下来还要继续排摸,继续完善,把每项工作都做踏实了做细了,遇到情况时才不会怕。”
据了解,目前我市全面构建疫情防控“最小单元”,仅新城区域27个城市社区(村)、13个渔农村已建立1343个“最小单元”。
来源: 舟山日报 | 撰稿:裘星男 通讯员 张元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