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温州 新闻详情 A- A+
一群人骗一个人 女子陷入“炒股”骗局被骗540万余元!
发布时间:2024-05-03 11:57:56    

   “导师”带你赚钱,“免费提供内幕消息”“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一系列充满煽动性的字眼让人心动不已。警惕!这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套路,有部分投资者在听信骗子的花言巧语后摩拳擦掌希望能“入场”赚个盆满钵满,最终却血本无归。

  近日,鹿城区一女子就掉入“炒股”骗局,被骗540万余元。

  简要案情

  家住鹿城区蒲鞋市街道的陈女士是一名股民。今年3月底,陈女士在家中刷视频刷到某炒股直播间,然后通过微信扫码进入了一个股票交流群。

  进群后,陈女士发现群内“高手云集”,更有“资深导师”介绍股市行情,向大家讲解如何选择股票。不少“群友”则是紧随其后,纷纷“晒出”获得不菲收益的截图。这让陈女士也有些心动了。

  在群内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导师”发布消息称,他组建了一个炒股私密群,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下载一款聊天软件,然后进小群“密聊”。

  通过指引,陈女士下载了这款聊天软件,并进了群。在小群内,“导师”如常每天分析、传授心得。过了几天,“导师”说,“现在有一个叫‘IDG资本’的项目,利润高、风险小,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只要投资便能保证‘稳赚不赔’。”看到有如此好的赚钱机会,陈女士也跃跃欲试了。

  在“导师”指引下,陈女士先是下载了一款名为“麦芽”的聊天软件。随后,“导师”在软件内发送了一则名叫“中远海运”的网址链接,并让陈女士在这个网站上购买指定的股票指数。

  一开始,陈女士还比较谨慎,不敢轻易投资。于是“导师”给陈女士充值了200元,让她自己玩玩。才玩了没几天,余额就涨到了1000多元,陈女士还试着成功提现了100元出来。

  尝到甜头的陈女士信以为真,认为在“导师”的指导下真的能发财。

  于是,从4月22日开始,陈女士陆续20多次向“导师”提供的6个不同银行账户进行转账,总金额达到540余万元。

  在这期间,陈女士曾两次尝试提现5万元,都成功了。但是4月28日,当她再次提现5万元时,却发现无法提现,曾经联系的“导师”已经把她拉黑了,群也解散了。

  意识到自己被骗的陈女士和家人商量过后连忙向警方报案。

  手段分析

  第一步:引流,布局

  诈骗分子通过抖音、微博、快手等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寻找受害人群体并建立联系。

  第二步:洗脑,诱导

  在建立联系后,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理财导师”直播授课等多种方式,以能够获取内幕消息、获得丰厚回报等谎言取得你的初步信任。

  第三步:甜头,加码

  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你登陆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扫描二维码下载其分享的手机APP,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你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继而进一步取得信任,为诱导你继续加大投资做好铺垫。

  第四步:上钩,收割

  当你在投资大量资金后,发现平台内的资金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却发现被拉黑,或者无法联系,投资理财的网站、APP也无法登陆。

  警方提示

  1、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银行等正规理财产品回报率一般在2.6%至5%,对于高于常规收益率,动辄20%以上,而且“稳赚不赔”的,千万别相信!

  2、不盲目进入投资理财群。网上交友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大师”“大V”等各种花言巧语而冲动跟随投资。

  3、正确识别虚假APP。正规app要在官方应用市场下载,诈骗团伙制作的非法app是无法在官方应用市场上架的,因此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应用。

来源: 温州新闻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