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可能不少人已经看到了:8月30日下午,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中国温州市、济南市,日本大分县,韩国庆州市四座城市共同当选为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
对什么是“东亚文化之都”,温州本地媒体是这么介绍的: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于2013年启动,是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国际品牌。
从“含金量最高”“国际品牌”这两个词,应该能看出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荣誉的不容易。
顺便说一句,有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今年才2021年,怎么评选出来的是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呢?
这是这项评选活动的惯例:当年评选出来的城市要在下一年以“东亚文化之都”的名号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这项荣誉?
非常严格。
根据介绍,“东亚文化之都”的申报、验收、认定和管理工作,分为自查与申报、省级验收、国家验收三大阶段,流程具体包含申报、初审、暗访、候选城市终审、创建、验收、报批认定等7个环节。
评分指标包括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保护、文化设施与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实施保障等6个方面,总分合计800分,分别对申报城市的文化传统、硬件设施、软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资金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还要经过多轮角逐。
所以非常不容易。
有句俗话:自己说好不算好,别人说好才真的好。
那么,来看看这次同样获得这一荣誉的济南市,是怎么说的。
今天的《济南日报》,在头版大篇幅报道了济南市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件事,用了这样的标题:“荣膺‘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开启国际化建设新征程”,文内说:本次成功当选,标志着济南登上世界新平台,是济南“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阶段性步骤”。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候选城市怎么看。
这里要先介绍一下,“东亚文化之都”的评审有初审、终审等过程。入选2023年度“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的初审结果,文旅部前段时间已经公布了。
辽宁省大连市名列其中。
这一消息传到后,大连当地媒体是这么说的: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城市,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还要具有“国际范儿”,对促进东亚文化交流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这中间的含金量,应该能看得出来了吧。
又一个问题来了:“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怎么来的?
中国政府网上有这么一段介绍:它是为落实2012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2012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上海行动计划》而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
层级很高。
至今为止,都有哪些国内城市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称号呢?
从2013年起,共有11个城市:泉州、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扬州、绍兴、敦煌,加上刚刚公布的温州和济南。
韩国和日本入选城市中,则有京都、横滨、釜山、仁川等。
顺便说一下,在国内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浙江已有3席,从中也能看出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那么,获得这一称号后,对城市发展会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呢?
还是来看看人家怎么说。
关于这事,《济南日报》今天头版是这么说的:当选城市将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与共享、旅游推广等,带动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和旅游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再来看温州市本地媒体是怎么说的:对树立区域的国际社会形象和提高国际社会地位影响深远。
总之就是:对城市发展,促进作用很大。
为温州点赞!
来源: 浙江日报 | 撰稿:黄宏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