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腊肠”是很多台州家庭的年货标配。近期,不少市民把“灌香肠”提上日程,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农贸市场和肉铺发现,各个猪肉摊前“灌香肠”人气爆棚,同时受猪肉价下降因素影响,与往年比今年香肠价格更亲民。
市民灌香肠“热情”高
1月9日上午10点多,在椒江区白云菜市场3号肉摊铺前,市民陈春玲挑选好猪肉的后腿肉部位后,在摊前等待成品。只见摊主绞肉、拌料、灌肠、捆扎,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陈春玲住在菜场附近的云西小区,今年68岁。她说,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过来“灌香肠”,现场制作完成后带回家,再晒干,因为喜欢吃,已经连续买了10多年。
“这次做了1000多元,除了自己吃外,再给姐妹、孩子分点。”陈春玲表示,多置办一点香肠,年味更浓。
白云菜市场3号肉摊铺摊主李建华介绍,他“灌香肠”近30年了,现在正是做香肠的旺季,每天要做一两百斤。忙的时候,要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6点30分。
“按照往年,过年前都会有市民络绎不绝过来做香肠。”李建华说,香肠肥瘦比例则根据顾客需求,今年,猪肉配比九分瘦一分肥受欢迎。
走在菜场,目之所及,不少猪肉摊前都挂着一串串灌好的香肠,顾客们在旁认真挑选猪肉,等待加工。
当天中午11点多,在万济池菜场,多家猪肉铺也正忙得不可开交。其中一家猪肉铺员工介绍,这个时候生意最好,一天要制作上百斤,市民可以自行拿猪肉过来加工,也可以在店里购买制作,其中,以后者居多,制作完后,市民放在太阳底下晒个4、5天即可食用。
一家肉摊每天灌制超千斤
农贸市场内的肉摊以居民“灌香肠”为多,而在椒江西门路上,有家“小王肉铺”,除居民散户外,还做饭店、单位的生意,生意旺时,一天灌制超千斤。
1月9日中午12点,“小王肉铺”内,“二师兄”迎来“高光时刻”。一盆盆配比好的瘦肉、肥肉及配料,排队等待灌肠;部分制作完成的香肠被送入“风干房”,一串串香肠整齐排列,随风舞动。
“小王肉铺”老板王罗超介绍,肉铺自2000年开业以来,至今已有24年,“灌香肠”的客户不少是开业以来就一直在购买的熟人,还有很多是熟人带来的新客户。冬季,是“灌香肠”的旺季,12月中旬,制作香肠量开始大起来,如冬至前一周,“灌香肠”红火。
1月8日,有顾客买了165斤肉制作香肠;前两天,有位顾客制作香肠,用了2只猪的量;还有饭店、单位过来采购……王罗超如数家珍,“生意旺时,一天做1千多斤。”
王罗超说,最忙时,从凌晨3点做到晚上6点。去年开始,肉铺用机器替代往年的手工拌料,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小王肉铺”,夹心肉、后腿肉等猪肉部位是市民的“心头好”。40岁到60岁的市民喜欢制作“灌香肠”,拿回家自己晒干,年轻人喜欢买晒干后的成品。
“我们的香肠销往全国。”王罗超指着店内真空包装的香肠表示。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共享联盟·台州 李筱筱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