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台州 新闻详情 A- A+
台州试点海洋污染治理新模式 海洋塑料垃圾奇幻变身
发布时间:2022-07-06 09:02:35    

  “没想到空水瓶还可以换水,以后我们都要把空水瓶保管好带回来。”近日,台州市椒江区“船老大”王友海来到葭沚码头,用渔船上收集的296个空矿泉水瓶,换取了148瓶矿泉水。渔民经常将矿泉水作为淡水来源,一次出海要喝掉几十箱水。椒江针对性推出“空瓶换水”活动,水瓶、渔网等海洋垃圾可置换矿泉水,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产生。目前,已置换11万瓶矿泉水。

  回收海洋塑料垃圾做的环保手机壳。

  今年以来,作为省级试点,台州市在椒江区探索实施由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项目,通过“陆防、闸截、滩净、船收”进行源头控制,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展高值利用,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利用难、治理难等痛点问题。近日,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点赞了这一做法。

  “我们应用区块链技术,对收集的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全流程溯源。同时,依托台州当地发达的模塑产业,将可回收再生的塑料垃圾,用来生产手机壳、饮料瓶等环保产品。”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工作人员洪燕说,接下来,还将通过海洋塑料碳指数、碳标签、碳足迹的认证、追溯、定价、交易,进一步实现海洋塑料垃圾的高值溢价。溢价部分,主要用来提升一线收集人员收入。

  记者拿起一个环保手机壳,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很快跳出该批海洋塑料垃圾的收集人员、收集时间和收集地点等信息。进入追溯页面后,还可以查看手机壳的材料组成,以及“捡、运、存、转运、再生、制造”各环节的信息。“8天挣到了近2000块钱,比平时做散工轻松。”来自大陈镇卫星村的收集人员周爱芬说。

  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台州共收集海洋垃圾1560吨,其中塑料垃圾1270吨,包括12万余个塑料瓶,带动全市4000多艘渔船、沿海镇村500多名困难群众加入“蓝色循环”项目。其中,部分塑料瓶已被制作成2万个可溯源的海洋环保手机壳。

  此外,台州还设立初始“生态共富基金”300万元,用于为低收入收集人员缴纳社会基本保险;在码头岸边配备“蓝色云仓”设备进行塑料减容减量化,提高收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在全市推广设立“小蓝之家”,除了用于置换渔船收集的海洋塑料垃圾外,还能提供低息贷款、渔需物资、应急物品等服务,提高渔民主动收集回收各类海洋垃圾的积极性。 

来源: 浙江日报    | 撰稿: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