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带兵打仗,情报优先。
过去,环境执法大都依靠群众举报,然后现场查证,再依法处理。随着环境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高科技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方式和途径亟需更新。
从“只会”到“智慧”。近年来,台州市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城市大脑+智慧环境监管”平台,提升环境问题发现的智能化、专业化和精准度,编织出一张近乎完美的环境监察“情报网”,推动提高执法监管效能,发现并整治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打造了“台州蓝”“台州清”等城市金名片。
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对某铝制品企业厂区进行无人机高空巡查
鸟枪换炮,提升传统渠道问题发现能力
“新形势下,过去的传统渠道和手段必须更新,鸟枪换炮。”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卢天敏这样比喻。近2年来,台州环境执法部门围绕精准执法、科学执法,以打造执法铁军为目标,更新问题发现手段和方式,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结合百日攻坚、“绿剑”执法专项行动,提升执法效能。同时,强化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基层巡河员、网格员、义务巡查员等跨部门协同高效处置。
今年8月中旬,温岭市生态环境分局接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线索后,立即联动温岭市公安局,通过公安天网工程,最终锁定嫌疑车辆。及时查处了这起违法案件,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显现了联动执法的魅力。
在传统问题发现渠道中,企业的自查能力也需提升。为此,仙居县在现代工业集聚区专门建设了智慧化监管平台,对园区内的每家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初始赋分,企业自查发现的环境问题通过平台提交并完成整改的可以加分,对企业自己未发现但被监管人员发现的环境问题则相应进行扣分,倒逼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的自觉和能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去年开始,过去沿用的有偿举报的力度适当加码,提升公众监督问题发现能力,今年3月,台州市出台了《台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查实的环境违法行为给予最高50万元的重奖。不久前,临海市生态环境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获一起私设通江暗管偷排废水案件,涉案的4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举报人获得30万元重奖。
数字说话,构建全空间实时环境监控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违法情报收集,离不开数据说话。卢天敏介绍,台州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全要素数据的综合集成,精准感知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通过网络即时收集违法情报,特别依托数字化改革开展饮用水源数智改革场景建设。
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截止到目前,全市在已实现19个重点地表水水质断面、11个饮用水水源地、16个环境空气点位实时在线监测的基础上,增加53个VOCs空气站,并依托数字化改革开展饮用水源数智改革场景建设。
饮用水源保护是一座城市的民生大计。目前,台州市饮用水水源数字化智治平台初见成效,实现水质在线监测数据、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取水口地理位置、水源地管理基础数据等信息为一体的功能,提升台州市饮用水源现代化管控能力。
今年以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进行试点,对园区现有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整合优化,推进建设“区域环境+园区周边+企业内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是全省首个建立“区域环境+园区周边+企业内部”三位一体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的园区。这进一步加强了污染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突发事件应急、污染事件发现等方面的效率。
用数据说话,排污企业智能监控体系逐步深化,眼下,全市已在排污企业安装215个废水在线监控站点、67个废气在线监控站点,在不断扩大污染源、园区污水和雨水总排口、入河排污口自动监控覆盖面等基础上,在医化、电镀、印染三大行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相应节点安装过程监控设备,并与台州市污染源治理设施过程监控平台实现联网,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实现“全生命”流程监控。
科技护法,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为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掌握违法情报的前提下,科技手段越发重要。这一年多来,台州环境执法队通过对异常数据的精准溯源分析,实时监控企业的“三废”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为环境监管执法配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做到精准执法。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我市已查处4起干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案件。8月下旬,玉环分局发现某企业近2个月废水标排口排水时间段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监测因子浓度波动幅度存在异常,执法人员在该企业排水时立即赶赴现场,查实该企业涉嫌干扰自动监控设施。该企业6名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面对复杂的环境监管新形式,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试点在椒江医化园区探索建立全省首套针对医化园区环境监管的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通过设定好的航线路线,全天候全自动化完成无人机的起飞、巡查、降落、回收、充电、数据上传等操作,并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镜头、监测探头等对园区进行常态化、精细化巡逻,从而实现快速溯源、判别污染风险。“这样,通过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点位,缩小污染源排查范围,为环境监管插上翅膀,为精准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卢天敏说。
另外,为提高执法效能,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还对重点行业污染物执法进行电子督办试点工作,将企业生产过程汇中的关键参数作为反映排污单位工况标记真实性的依据,通过排污单位对自动监测数据自主标记。环保部门以短信、微信、浙政钉等方式向排污单位或其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发送“事前预警、事中调度、事后处理”,实现全过程电子督办单,最终提高企业环境监管整体智治水平,提升企业环境守法意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台州晚报 | 撰稿:许灵敏 通讯员 张金建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