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明明是金的,用了两年居然断了。”近日,李女士拿着断裂的手镯,向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称自己两年前购买的金手镯,出现了断裂,要求商家赔偿,并给出合理解释。
投诉:金手镯突然断裂,商家拒绝赔偿
大约两年前,李女士在某黄金珠宝店购买了该手镯,手镯样式是由五个金环组成。近日她发现,其中一个手环断裂了。于是,她找到商家理论。但商家却不承认断裂的手环是他们金店的产品。
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前往商家处进行调查。商家表示,李女士确实购买过该手镯,但这个单独断裂的手环不是店内产品。
老板的解释是,断裂的这个圆环虽然外观差不多,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做工。同时,金店老板把断裂的手环重新拼接起来,发现该圆环比其他几个环小了一点,肉眼直观很难分辨。
调查:“真凶”难查,到底责任在谁
考虑到几个圆环是分别独立的,同时缺少原产品图片,又存在两年的使用期,执法人员认为,手镯存在被调换的可能。于是,执法人员再次询问了李女士及其家人,手镯是否曾借给其他人,或者家中是否有类似饰品。但李女士和家人,包括亲戚均予以否认。一时间,追查手镯质量问题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查明事件真相,执法人员再次前往该金店进行调查。商家说,李女士将此事发布到抖音等网络平台,此举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意。同时,根据个人经验,如果这个金环丢失,可能会被金店回收。因此,他希望执法人员能够排查一下附近回收黄金的店铺。
真相:消费者女儿“狸猫换太子”
虽然线索很少,但为了解决消费纠纷,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刻组织人力,对该店所在辖区及附近乡镇的金店及加工店铺进行排查。
一个星期后,他们终于在附近乡镇某珠宝加工店得到反馈信息。该加工店老板确认,前不久回收过一个类似的金环。该金环经金店老板和李女士辨认,初步断定就是李女士配套的金环。
店老板说,金环是一个年轻女孩带来的,他按回收价格回收了,并且对方还买走了店内一个相似的手环。老板表示女孩买走的手环并非纯金打造,只是普通的饰品,售价仅为20元,并拿出了相关票据。
通过调取监控,他们发现该女孩居然是李女士的女儿。留存相关证据后,执法人员立刻与李女士的女儿取得联系。李女士女儿当场承认,是她偷拿金环换钱,并把假手环放回,以防家长发现。
随后,执法人员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金店老板表示李女士是自己的顾客,虽有误会,但考虑未造成严重后果,希望李女士删除相关视频,不再追究其责任。李女士也为女儿所犯错误表示歉意,并承诺删除视频。事后,双方均对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感谢。
提醒:消费纠纷,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
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购买贵重物品时,要留存好相关票据及照片,并妥善保管。遇到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应当保留证据并通过正当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忌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发布有损商家名誉的信息。同时,商家也要积极配合调查,维护自身品牌形象。
来源: 台州晚报 | 撰稿:许灵敏 闫宏昊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