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台州 新闻详情 A- A+
玉环众筹发展旅游:村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
发布时间:2021-08-20 17:08:33    

   “玉环上栈头村,你知道吗?”

  “不知道。”

  “有玻璃吊桥,还能看海的地方。”

  “哦,知道,知道。”

  ……

  近几年,玻璃吊桥、悬空秋千、高空玻璃漂流等网红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到这个不知名的海边小镇,它叫干江镇。

  所有的改变,都从2018年开始。

  干江镇上栈头村最先探索了“4951”模式,村民变股民,大家“股份众筹”发展乡村旅游,最后将村里的资源变资产,村庄变成了景区,重要的是,村民的腰包鼓了,致富之路,谁都没有落下。

  “股份众筹”机制,瞬间在干江镇的其他村落蔓延开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他们贡献了独一无二的“干江样本”。

  “4951”模式

  上栈头村,是古时远近闻名的“海上客栈”,村内较好保留了古牌坊、栈台船坞等传统建筑。这里面朝东海,春暖花开。

  因其地处深山之中,上栈头村的美,一直尤为低调。

  “我们当时是贫困村,村集体收入不到8000元,村里当时就想着怎么搞项目,让老百姓致富。”上栈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法林说。

  “上栈头村面朝大海,我们就要利用地理位置资源搞旅游。”当时网络上走红的玻璃吊桥吸引了他们。

  项目选好了,钱从哪里来?

  有两种方案供选择,一种是引进工商资本来投资,双方利益分成;另一种是村民众筹,自己运营。

  村民选择了后一种。

  “村民自愿入股,一股2500元,按户口上的人口数入股,村干部和老百姓都一样,谁都不例外。”上栈头村通过“村民49%+村集体51%”的股权分配比例筹措资金,并注册成立了浙江栈头渔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轮,上栈头村全村1036人,自愿入股的有810人。

  2018年12月,上栈头村的玻璃吊桥正式营业,并开始在网络上走红。“温州,还有江西、安徽的外省游客都过来了。”干江镇团委书记、乡村振兴办主任刘馨禧说。

  上栈头村出圈了。

  不到4个月的时间,玻璃吊桥给上栈头村带来了400多万元的利润。“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旅游经济带来的可观收入,让上栈头村走出了贫困。

  “盈利的这部分钱,按照当时的比例,每个股民能分到2000多元,但是村民的建议是,继续投项目。”最终,每人每股分红收到1000元。“我们慢慢分红,旅游项目从1个增加到10多个,总体投资3000多万元。”吴法林说。

  “我们的思路,就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大家的收入都是平均,村民对我们村干部就很信任,我们迁了150多处坟墓,为什么能做这个工作,因为老百姓都有自己的股份,村民就是股东。”“4951”模式,让村民更加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旅游旺季,村里堵车了,村民自觉积极引导。

  旅游项目创新

  上栈头村的致富路径,让干江镇的其他村落看到了“钱景”,炮台村、垟坑村等纷纷实行“股份众筹”机制,一同致富。

  上栈头村注册成立浙江栈头渔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美丽乡村+游乐”;炮台村开办浙江炮台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美丽乡村+红色旅游”;上栈头村、白马岙村、炮台村三村联合成立干江追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每个村占33.33%股份,共同开发滨海小火车项目……

  上栈头村主打亲子游,炮台村主打红色旅游,垟坑村主打研学,双兴村主打康养……每个村不同的旅游定位,避免了村庄间的恶性竞争。

  “4951”模式,保证了富裕的均衡性,而旅游项目的选择,则保证了项目收益的长久性。

  上栈头村的玻璃吊桥,是台州最早建造的玻璃桥,它的唯一性,在于面朝东海。“我们几个干部5天跑了7个省,考察各地玻璃桥的运营情况。”吴法林说,“景区要持续发展,项目就要提升,我们经常出去考察,取长补短,根据村里地理情况,选择项目。”

  炮台村的高空玻璃漂流项目,全长2100多米,滑下来要11分钟。“我们为了高空漂流,去外面考察过多次,它们都建在山里,我们村按照自己的地理风貌,重新设计线路,山、海,都能看见。”炮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骆福忠说,这条高空玻璃漂流,设计了7个360度大转弯、14个90度转弯,“又刺激,又好玩,玩过的人,经常又带朋友亲戚来”。

  依托乡村旅游,截至2020年,干江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190万元,15个行政村实现全面消薄。

  政府支持

  “我们现在想的,就是如何把游客陆陆续续往山上引荐。炮台村保留了300多间石屋,有些有上百年的历史。”骆福忠说,要让游客体验感好,交通畅通是最基本的,“我们村的路和上栈头、白马岙、双兴村,都已经串联好了,接下来还想尝试和上礁门村连起来,我们不能让道路的阻塞,影响大家旅游的心情。”

  乡村要振兴,政府是最有力的后盾。

  据了解,2019年上栈头村首次分红后,干江镇成立了每年500万元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用于景区之间的道路、路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现在已经连续投入3年,投入资金达1500万元。

  “现在旅游搞起来了,但是游客去哪里吃,去哪里住,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吴法林说,让游客享受吃住游乐行一条龙服务,是上栈头村接下来要做的,“我们上栈头村,接下来还将村里的一些老房子改成民宿,非常有特色。”

  上栈头村村民詹加庆看到了商机,“我带朋友去玩,大家反映项目很好,但是吃饭不方便。我就回老家来,打算做餐饮。”一直在外做工程的詹加庆,决定回到村里,“我们也是配合政府,能发展一下村里,能配合一下村里。”

来源: 台州日报    | 撰稿:​卢珍珍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