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刚从宁波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12月28日,今年宁波市集装箱海铁联运箱量已累计达165万标箱,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13.7%,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总量继续位居全国港口第二位,其中外贸箱量稳居全国第一。
“宁波通过政策扶持、聚力推动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宁波舟山港内陆腹地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过去14年海铁联运年均增长率达63.5%。”市海铁联运办副主任楼滨正介绍,目前,宁波已累计开通海铁联运线路100余条,其中五定班列达25条,业务辐射至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个地级市,搭建内陆无水港36个,形成“北接古丝绸之路、中汇长江经济带、南攘千里浙赣线”的三大物流通道,有效推动了区域间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全力推进揽货体系建设,深化长三角地区腹地拓展,不断挖掘市场潜能,全力畅通陆海双向物流大动脉,充分发挥海铁联运班列稳定、高效、低碳综合优势,重点锁定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在长三角区域共开通海铁联运线路50条,业务辐射长三角地级市27个,2023年长三角地区完成127万标箱,约占全部箱量77%。
近年来,宁波海铁联运加快实行“一单制”“一箱制”模式,着力推进“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每年为客户减少异地订舱成本约3200万元,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今年,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入选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试点工作。
同时,海铁联运班列为腹地经济注入“助推剂”,帮助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国际市场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西部对外经贸往来新路径。今年,宁波首次开行“渝甬精品快线”班列,服务重庆等西南地区电子产品、汽摩配件、工业机械及零配件、化工品等高附加值货源出运,为内陆城市打造便捷“出海口”。目前,西部腹地货物到宁波舟山港的运输时间缩短至2天,大幅提高了运输时效,有效增强了货物国外市场快速反应率,助推了内陆地区经贸发展。
海铁联运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以2021至2023年全市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按425万标箱测算,相当于节省燃油超过4.5亿升,按柴油7.18元/升价格计算,节约能源价值超32亿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万吨,以2023年1-10月期间挂牌成交加权平均价61.91元/吨计算,节约碳排放成本超过5300万元;合计带来物流业务收益约达6亿元,降低运输成本超8.5亿元。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王凯艺 金梁 通讯员 余明霞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