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开幕式前的暖场表演上,萧山河上板龙、临安水龙、开化香火草龙、遂昌车龙、浦江滚地龙、德清桑叶龙、磐安女子金龙、安吉竹叶龙、奉化布龙……九条浙江龙从四面八方腾飞而来。
这九条龙,汇集了好几个非遗项目,遂昌车龙就是其中之一。“舞”上亚残运会的舞台感受如何?潮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遂昌车龙表演队队员姜宇洁。
为能精彩呈现,每天练到手麻
开幕式上伴随着热烈磅礴的音乐,“遂昌龙”在舞龙队员们挥舞下气势夺人。
“在现场舞龙的感觉跟平时训练完全不一样!” 姜宇洁说,刚开始和队友还有一点小紧张,“因为‘大莲花’舞台超大,不过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来,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
从10月16日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与欢呼声中出征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到正式登上舞台,姜宇洁和他的队友已经在杭州彩排了整整十天。
“彩排非常顺利!每天练到手麻!表演时间虽短,但我们训练丝毫不马虎,自今年7月底被选入亚残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后,我们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了2个多月的紧张排练。”他说。
据姜宇洁介绍,本次参与表演的遂昌县车龙表演队共有16名队员,均为遂昌县职业中专车龙表演队的学生,平均年龄19岁左右。
姜宇洁告诉记者,他在队伍中的负责舞动一节龙身,20斤的重量常常一举就是大半天,不过,大家都不以为苦。
“舞车龙跟舞布龙不一样,车龙由不锈钢制作而成,内部通常由13到16节构成,每节龙身的重量有20来斤,龙头的重量更是超过了30斤,对表演的体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彩排期间为了精益求精,大家都会练到举不动为止。”
为何选中遂昌车龙?
亚残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总导演罗可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遂昌车龙俯地为车,翻身为龙,每段龙身两侧被设计成车轮形式,并且在内部设置多处弹簧、链条等机关,在舞台上可以穿梭推车表演:“本次亚残运会是属于残疾人群体的竞技体育,而轮椅车上面的车轮跟车龙的元素是有关联性的,所以我们选择车龙作为开幕式仪式前表演节目之一。”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绽放新的光彩。
“通过这条车龙,我也感受到了遂昌人民在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很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经过一些新元素的嫁接融合,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是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更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说。
遂昌车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这条有历史的龙“舞”进校园,是遂昌县职业中专进行的有益尝试。从2008年起,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舞龙队,将遂昌车龙等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课间活动。7年后,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将舞龙纳入选修课。
10余年间,该队伍先后吸纳学子300余名,多次到学校、乡镇(街道)开展传承教学、展示活动,所指导遂昌车龙、稻草龙、布龙、粽龙等舞龙活动队员达2000余人。
以这次登上亚残运会舞台的姜宇洁来说,从进校开始,接触车龙的四年时间里,他从对舞龙一无所知的“小白”成长为了热爱舞龙的表演者:“除了舞车龙,我还能舞其他三种龙。这几年我和队友一起经历了大大小小比赛,看到大家都很喜欢舞龙表演,我也越来越有成就感。”
“希望我们在开幕式上精的表演能让更多人了解遂昌车龙,希望更多人喜欢、接触这项运动,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陈颖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