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记者从义乌海关获悉,随着国际商贸城开市,外商回流、贸易回暖,义乌进出口延续向好态势。1至2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1166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出口1027.7亿元,增长41.0%;进口138.3亿元,增长119.9%。
中午时分,位于义乌城北路的印度餐厅“铌萨迩”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混合着诱人的异域美食香气,让人如在海外。这里距义乌国际商贸城仅1公里,在市场采购的众多外商,经常来这里用餐。“最近每天都有100多人次外商就餐,七成都是新顾客。”餐厅负责人毕萨表示。
在国际商贸城,外商也明显增多。数据显示,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市以来,市场日均客流量超21万人次;日均外商约3500人次;日均车流量约8.8万车次。这直接带动外贸出口。从出口商品看,劳密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1-2月,劳密产品出口421.9亿元,增长51.8%,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41.0%。其中,塑料制品出口115.3亿元,增长57.1%。
“订单明显增多了。”义乌宏盛玩具厂负责人娘孙丽娟说,义乌市场开市后,沙特、南美的客户就陆续回来下单,目前已经接了400多万元的订单,同比增加了20%以上,“为了迎接这波订单潮,防止交货时间出现延误,工厂已经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从进出口目的地看,主要贸易市场实现较快增长。1-2月,义乌对非洲进出口额最高,达218.8亿元;增速最快的是拉丁美洲,同比增长68.2%。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759.3亿元,增长56.6%,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5.1%。
从进口商品看,消费品占比过半。1-2月,义乌市进口消费品72.9亿元,增长73.0%,占全市进口总值的52.7%;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14.3亿元,增长78.9%。进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1.5亿元,增长548.5%。
从贸易模式看,市场采购出口贡献突出。1-2月,义乌市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840.6亿元,增长48.7%,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1.8%。
今年年初,义乌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围绕拓市场、稳外贸、抢订单多个方面,配套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2024年首季“开门稳、开门红”。
“我们希望通过系列举措,向企业释放更积极的信号,让他们更有信心、有意愿主动走出去,获得更多与国际同行竞争合作的机会。”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通过政府团、经贸团两手发力,力争全年组织超25个团,超1500家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开门红、全年红。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杜羽丰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