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东区澧浦镇湖北村,有这样一户特殊家庭:丈夫因疾病离开了人世,她却对婆婆不舍不弃,甚至带着婆婆改嫁。16年来,她始终悉心照顾身患多种慢性病的婆婆,用实际行动谱写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就是李春仙。
李春仙与“前婆婆”方彩环
丈夫去世 她单独承担起家庭
今年53岁的李春仙是澧浦镇湖北村人。30多年前,经人介绍,她与同村的姚桂行喜结连理。婚后夫妻恩爱和睦,家庭和谐美满,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李春仙的丈夫被查出患有癌症,虽然倾尽家中积蓄为他治疗,但最终丈夫还是撒手而去。由于公公过世的早,婆婆一直与他们相依为命,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此沉重的打击,让李春仙难掩悲痛。
面对体弱多病的婆婆、刚上大学的女儿,李春仙收拾好情绪,决定带着婆婆方彩环一起生活。谈及原因,李春仙回答:“老人不容易,我要是走了,她一个人可怎么生活。我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替前夫将婆婆照顾好。”
做出决定的那一天起,李春仙擦干眼泪,将所有的苦和累压在心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
当时,李春仙靠在妇幼保健院打扫卫生拉扯着一家老小,日子过得很清贫,不仅负责家里的日常开支,还要兼顾女儿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每个月的工资入不敷出。为了多挣钱补贴家用,她更加勤奋努力打零工,身兼数职,自己则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春来夏去,秋来冬往,日子虽然还是清苦,看着婆婆脸上洋溢的笑容,李春仙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孝心传真情 带上婆婆一起改嫁
2014年,李春仙迎来人生另一个转折。在一次打零工中,她认识了现任丈夫黄建党。“从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她就给我明说了,她不能离开婆婆。”黄建党并不觉得李春仙的要求过分,反而被她淳朴善良所打动,发自内心地欣赏她的“孝心”,并承诺会与她共同赡养婆婆。
随着年岁的增长,婆婆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尤其是在前丈夫离世后,婆婆情绪就极不稳定,脾气变得暴躁,时常会把脾气发在李春仙身上。李春仙知道这是婆婆在身边亲人走后,心里产生的不安全感,所以才会表现得焦躁不安。
为了让婆婆安下心来,李春仙照顾婆婆比以前更用心了:耐心细心地帮婆婆穿衣换衣,协助婆婆上厕所。饮食上,她会尽量按照婆婆的口味做易于消化的食物。有时,为了便于照看婆婆,李春仙索性将婆婆带到自己的身边,两人同睡一张床。
有人看着她每天忙得辛苦,给她出主意:何不把老人送到福利院去。李春仙摇摇头说:“婆婆年纪大了,在外面肯定照顾的没有自己细心,加上婆婆只听得懂方言,在里面肯定很孤单。”
几十年的陪伴,这对婆媳早已胜似母女,两人关系十分要好。在李春仙的悉心照顾下,年过八旬的婆婆方彩环看上去依旧硬朗,气色十足。为了让婆婆享受到晚年幸福的乐趣,李春仙还经常带着她坐上女儿的小车去积道山等风景区游览,去体验汗蒸、鱼疗,让婆婆感受现代社会的幸福和快乐。
婆婆患病 悉心照顾不离不弃
生活似乎没有眷顾这个勤劳的女人,就在一切刚有起色的时候,命运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2022年,婆婆方彩环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从起初的忘事,到如今生活也不能自理。
婆婆脑子清醒的时候还能配合,犯病的时候就会大小便失禁或者死活就是不穿衣服,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李春仙就像哄小孩一样哄婆婆开心,并趁机把衣服穿好。
喂药、擦背、洗衣服……这两年,经过李春仙耐心细致的照顾,婆婆逐渐变成了一个爱笑、干净的老人。村子里的人受她的影响婆媳关系都很融洽,村民也会帮她照看婆婆,婆婆若是走远了都会帮忙看着引回她家。
在母亲的影响下,李春仙的女儿和外孙也特别孝顺婆婆。经常带上生活用品和新鲜水果看望婆婆,有时也会接到家中照料,让她感受亲人的陪伴和家的温暖。李春仙说:“我没什么文化,大道理讲不出来,就以身作则孝顺老人,孩子们也跟着学。”
多年过去了,李春仙仍然不离不弃的照顾着年迈的“前婆婆”,虽然历尽生活的艰辛,但对于李春仙来说,婆婆是她的责任,也是她放不下的牵挂。
在邻里的称赞中,李春仙显得颇为简单朴实,对于自己带着婆婆改嫁的选择,李春仙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不论生活的多么艰辛,自己都会尽心尽力的照顾好老人,她笑着说:“百善孝为先,我早已将她当成我的亲生母亲。”
来源: 金华新闻网 | 撰稿:苏宣萌 | 责编:周宣印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