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过半,各类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如何?7月21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民生实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了民生实事工作“半年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千家万户的细微小事,汇聚起来就是民生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的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工作——市委八届二次、三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切实改善民生福祉;市政府把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作为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全社会发布 “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依托全省首创的数字化“民生项目菜单”,43万余人参与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
按照“体现普惠性、均衡性、公益性”的要求,经过代表委员意见征集、市直部门会商、市人大审议讨论、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市委常委会议审议,最终在今年金华市两会上票决产生了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帮困、就业创业、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体旅游、便民服务、除险保安、婴幼儿托育等十方面民生实事。
发布会上,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寿根介绍了2023年金华市民生实事实施有关情况。
据介绍,民生实事项目确定之后,金华市政府细化量化工作指标,明确4418个具体项目,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等18个部门单位牵头实施。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3129个民生实事项目,其余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作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教育助学方面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5所、公办幼儿园6所,新建公益托管示范点5个,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12007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学员35708人,开展职业教育培训81953人次,384607名儿童青少年完成脊柱健康筛查,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医疗卫生方面
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2个,新增康复病区(康复治疗区)8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养老帮困方面
打造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91家,完成10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服务终端配置,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62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907人,对全市范围内117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正在持续开展。
就业创业方面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0630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3800人,持续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
城乡宜居方面
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6个,改造老旧小区25个,新增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72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733套(间),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交通出行方面
新(改)建农村公路57.62公里、农村公交停靠站48个,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14个,方便群众出行换乘。
文体旅游方面
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92个,新增城市书房29家、文化驿站11家,新建体育公园2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6个,环浙步道浙中环线加快建设,群众共享文化体育建设成果更加便捷。
便民服务方面
4家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医保驻院服务站,建成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指挥中心8个、电力便民云服务站503个,新建县(市、区)电力云服务运营中心9个,全市707个村(社区)实现政务服务“办事不出村”。
除险保安方面
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9600亩,更新改造灌溉设施143座,整治加固山塘109座、病险水库47座,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
婴幼儿托育方面
新增托育机构20个、婴幼儿托位2878个,新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69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婴幼儿“看护难”“托管贵”的问题。
下一步,金华市将持续抓调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目标任务完成较慢、效果未达预期的项目跟踪督办,确保各民生实事齐头并进,保质保量完成。持续抓实施,用好为民办实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民生实事有序实施,扎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持续抓绩效,密切监测已建成的民生实事运行情况,及时开展“回头看”督查,确保民生实事真正为民所有、为民所用。
发布会上,来自金华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的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沈超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