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县市传真 新闻详情
平湖:“学历+技能”双提升促“教育共富”
发布时间 | 2023-07-18 09:20:56    

   48岁的马剑法在浙沪地区是鼎鼎有名的“葡萄专家”。

  种植葡萄20多年,他不仅获得了8项科技专利,还在2020年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成为副教授级别的农民。“作为一个农民,我很想学,但我不知道去哪里学。”马剑法说在自己最迷茫的时候,是平湖市广陈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后来,通过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平湖学院(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前身)的学习,马剑法先后获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

  根据平湖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双提升”激励机制,农民参加定向农业类高等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按照学费80%给予补助;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给予最高2000元的补助。当年度新取得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2000元奖励。

  近日,浙江开放大学下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春办学评估(试点)结果的通知》,平湖学院在2023年春办学评估(试点)中,喜获最高等级的“优秀+”等次。

  教育,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去年,平湖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唯一的开展面向共同富裕的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县市。依托本土的职教优势,平湖紧扣“一个核心”,厘清“四张清单”,实施“五项工程”,创新“两大平台”,创新构建“1452”教育体系,通过强化社会人员学历、技能的需求分析,创新政策供给,推进政策集成,调动各方资源,在增强群众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增收创收能力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教育改革的“平湖路径”。

  在嘉兴市乍浦港集装箱码头,张益平的名字无人不晓。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线经验带队攻克过多项港口运输难题,开创了“散改集”“集改散”“散集同船”等物流新模式。

  从码头工人到技术行家,再到团队的带头人,张益平坚信自己身份的转变离不开教育。“是报考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的学习班改变了我的生活,不仅学历、技能提升了,收入变高了,更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如今,团队成员在他的影响下都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他们的脚下,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创新的发展之路。

  为找准“1452”教育体系的关键点,平湖厘清供给、需求、政策、匹配“四张清单”,对全市40.92万名社会人员开展上门调查,共排摸有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教育需求的人员超12.45万人。

  如何为这一庞大的人群提供匹配的教育服务,让他们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平湖根据浙江开放大学提供的学历、技能供给清单,结合平湖市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按专业、高校分别梳理出了227项学历供给清单和179个技能供给清单,向12.45万人回答了“在哪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并通过出台配套政策清单,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用完备的人力资本提升奖励政策体系,保障了教育服务工作的推进。

  清单的梳理,让平湖对教育的现状有了准确的把握。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平湖建立了专业与技能标准映射库、全省教师资源库、教学场地库等,为“1452”教育体系提供了全方位、全要素保障。

  “‘四张清单’,让院校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实际不匹配、各类教育资源协调难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平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平湖不仅能为有需要的社会人员提供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提升教育,还可提供社区教育、技能培训。

  去年,30名来自四川阿坝州的高中毕业生走进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开始了为期3年的大型客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学习。毕业后,他们将收获一张大专文凭、一本汽车A照、一手汽车维修技术、一份国企工作。“对未来有底了,更能静下心来钻研技术。”学生们纷纷说。

  除了企业班,平湖还开展了面向大众个性需求的社会班,通过建立“基础宽、模块活”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想学习的人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其中还特别为新型职业农民、残疾人等开辟了绿色通道。

  这段时间,平湖还将组建德西福格、卫星能源、平湖石化等19个企业班,让参与继续教育的员工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据悉,平湖市教育部门还联合人社部门,完善了员工的技能等级考核机制,将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成绩折算成学分,纳入学分评价,不断完善“学历+技能”双提升的教育模式。

  (原文标题:农民变教授 工友变同学 平湖:“学历+技能”双提升促“教育共富”)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顾亦来 平湖市委报道组 刘维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