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嘉兴宋韵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 | 2023-11-21 09:20:47    

   千年古县海盐,宋韵文化浓郁。11月20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嘉兴宋韵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海盐南北湖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海盐县委主办。

1700479890335_655b4392765070043caba1ab.jpg

  彰显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宋韵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韵文化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两宋时期,嘉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故事,是嘉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助于赓续千年历史文脉,有效实施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彰显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宋韵文化。

  为进一步带动嘉兴全市的宋韵文化传承研究,彰显嘉兴辨识度,嘉兴市社科联聘请了一批学者担任嘉兴宋韵文化传承研究工作指导专家。研讨会上,宋韵文化研究传承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杰等6位专家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各位专家围绕传承和创新宋韵文化各抒己见,提出不少独到见解,为海盐乃至嘉兴宋韵文化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记者从此次研讨会上了解到,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嘉兴与宋韵文化息息相关。南宋初期,大量北方人口随宗室大臣移居嘉兴,为嘉兴注入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基因,促成了嘉兴宋韵文化的形成。在经济形态方面,依托大运河南北运输主通道,沿岸集镇得到了快速发展,澉浦港、青龙港、乍浦港等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运繁华;在百姓生活形态方面,衣冠南渡的世家大族为嘉兴注入厚重的中原文化基因,嘉兴由此兴起科举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活趋于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城市格局也在宋代形成并基本稳定;在遗迹遗存方面,嘉兴塔、寺、牌坊、驿、闸、江南园林等遗存丰富,出现了常棠、赵孟坚、张尧同、朱淑真等文化名人,留下了中国第一部镇志《澉水志》和大量的书画、诗词作品,这些都是嘉兴宋韵文化挖掘研究的“富矿”。

  让千年宋韵在海盐“传承”下去

  海盐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的“千年古县”,积淀着丰厚的人文历史,是宋韵文化的繁荣地之一。跨越宋、元、明三朝的“中国海运第一世家”澉浦杨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戏曲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宋代海盐文人墨客辈出,南宋海盐人常棠编写了中国最早的镇志《澉水志》,江湖派诗人许棐的诗词被《全宋词》收录二十余首,小说家鲁应龙所作的《闲窗括异志》被编入《四库全书》。在海盐,宋韵文化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为嘉兴和浙江的宋韵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海盐高度重视宋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研究九方大宋军印、摩崖石刻等宋代文物,重启宋韵风华;开设“宋韵澉水”“宋韵文化在海盐”等专栏,传播宋韵风雅;组织人文走读、宋韵集市等社科普及活动,解码宋韵基因。同时,海盐与嘉兴市社科联联手开展“千年澉水·天下海盐”宋韵文化传承三年行动,让千年宋韵在海盐“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力争推出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宋韵文化研究成果。

  “海盐是一座研究宋韵文化的丰富宝库,从古城遗迹到街巷路口,从文化遗物到生活习俗,还有很多的宋韵遗珍等待我们去探索、去挖掘。”海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胜娟表示,此次研讨会将开启海盐地方文化研究新局面,也将为宋韵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我衷心期望,从海盐出发,宋韵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在全市、全省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来源:读嘉    | 撰稿:记者 陈强 海盐县委报道组 徐张赢 徐愫妍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