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为赋能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让孩子们能够无忧通学,临平街道梅堰社区“无忧上学路”于近日启用。这也是我区创建的首条“无忧上学路”。
据了解,这条“无忧上学路”位于九曲营路东段,西至梅堰路,东接临平第二幼儿园、临平第二小学及临平第三中学,全长400米,通过在路段内设置儿童专属“护学通道”、绘制儿童友好标识、安排志愿者协助护学等,进一步保障学生的上学安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不用家长接送也能安心通学的环境。
“无忧上学路”的启用,让家长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吴女士告诉记者,之前每次到了上下学时间,校门口就停满了各种车,喇叭声、吵闹声混成一团,“原先这样的交通环境,即便我们住在梅堰小区,让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一个人上学,我们也是不放心的。”该道路承担3所学校的通学压力,因通学时段瞬时车流量增大,加上人车混行、停车不规范、缺乏守护力量等,一直存在安全隐患,而潜在隐患也进一步导致家长们不放心孩子独自通学,造成人流车流只增不减,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这一顽疾,临平街道、九曲营路沿线学校、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城管、交警等单位、部门联合通过一系列改造措施,以“社会设计”理念为核心,设计推出了临平区首条“无忧上学路”。该道路遵循“延、专、显、安、协”五字护学方针,即放学点线性延伸,各班级规划对应的临时放学点;设置儿童专属“护学通道”,专时管控杜绝校门口车辆穿行;地面增加儿童友好标识和图样,学生可沿着显眼的标识找到上下学的路;九曲营路沿线安防技术升级,根据通学需要重新规划临时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车位;志愿者主动加入,多方协同保障孩子们的通学安全。
据悉,这也是自今年4月我区争创儿童友好型城区以来,落地的一个标志性适儿化改造项目。
“‘无忧上学路’的启用,是临平街道进一步打造家校街社教育共同体,探索‘家、校、街道、社区、部门’联动的新模式,也是街道坚持实施儿童优先战略、建设共富基层样板的重要成果和有力举措。”临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志锋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在当前成果的基础上,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守护学生通学无忧,并将其打造成社会“多元治理”的重要载体。同时,街道将以“儿童议事会”为阵地,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重视儿童的需求、愿望和声音,将“一米视角”更好地投射到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临平街道梅堰社区还联合各校成立了四支护学志愿者服务队,根据道路情况和交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志愿者点位,保障上下学学生始终在视野范围内。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蒋秀娟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