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二批试点名单日前公布,运河街道“研学产业带动新时代农村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成功入选。
丰起大运河,乡村绘共富。立秋以后,农田里的晚稻长势喜人。“插秧需要用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根朝下,要保持秧苗的竖立。”运河街道双桥村党委副书记季平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农业知识。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下,研学产业发展成了解码美丽环境转化美丽经济的“金钥匙”。截至目前,双桥村累计吸引各类研学团队上千批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实现营收130余万元。“目前,双桥村已成功创建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市级精品线路。接下来,我们将紧盯游客多元需求,开发出更多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季平说。
双桥村的成功,是近年来运河街道以研学产业带动新时代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运河街道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下辖19个村社,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国家卫生镇,荣获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省级美丽乡村示范街道等称号。去年底,新宇村千亩荷塘列入全区首批清廉家风教育基地;今年1月,“杭州临平爷爷的水稻田学农基地”入选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第三批)暨学农基地,成为我区唯一入选基地;5月,在全国率先打造5.15研学IP,发布临平区研学基地标准和运河街道“研学共富产业带”规划,开发了7项特色研学课程,成功举办世界巡回儿童画展。此外,街道还引入了“共富小院”等项目,将农耕文化、生态特色与文创旅游相结合,推出“农耕文化稻作节插秧季”“欢乐水乡趣味运动会”等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
未来,运河街道将紧紧瞄定“全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目标,以缩小城乡差距为主攻方向,以大运河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为灵魂,以构建研学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模型为核心,通过实施“全域环境品质提升、拓宽业态融合路径、加快美丽乡村升级、激活产业运行机制、创新收入分配实践”五大举措,擦亮“乡村+研学”金名片,率先在全省建成乡村研学产业带,为全市乡村“扩中提低”“城乡共富”提供运河经验、先行示范。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商赟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