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体育,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健康、文化、精神,也是文明、时尚、经济。今年以来,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体育场地加速建设、体育赛事有序展开、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体教融合深入推进,让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为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区级示范。
升级“十分钟健身圈”,全速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每天早晚时分,在靖江街道伟南社区,今年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塑胶篮球场格外热闹,许多篮球爱好者在这里挥汗如雨,上演一场场精彩的篮球对决。为了方便市民晚上锻炼,球场还贴心地配备了照明设施。在戴村文体中心,今年年初正式对外营业的百姓健身房同样人气很旺,很多村民每天都会来,一天一元钱,让健身轻松融入日常生活。
在萧山,这样的高品质公共体育场地正在遍地开花。据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今年计划新建、重建的300处公共体育场地,已完成建设225处;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新建、重建100个公共体育场地”已有90个项目全部建设完工,涵盖高标准二代健身点、篮球场等多种场地类型,工程完成总进度90%。
坚持以赛兴城 高水平谋划体育赛事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萧山区域内共有亚运比赛主责场馆9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转入运营阶段,从去年5月起,部分亚运场馆已陆续开启压力测试活动,为亚运盛会的到来做好“热身”。
今年以来,2021 年“体校杯”长三角青少年(儿童)游泳邀请赛暨杭州市第七届“市长杯”青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2021王者荣耀挑战者杯、“战马杯”第3届全国大学生冰球联赛(总决赛)、浙江省首届“共同富裕杯”县(市、区)男子篮球赛、“韵味杭州”武术比赛、全国青少年棒球公开赛(浙江赛区)、2022年全国围棋锦标赛(少年儿童)等一系列大型赛事陆续在该区举办。
注重科学培养 体教融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武术进校园”是萧山孩子们的一道体育大餐。作为该区运动项目进校园的金名片,“武术进校园”活动已成为“体教融合”的一次深度实践。今年6月,萧山区第二期“武术进校园”活动拉开序幕,据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将惠及全区78所小学,20余所初中,部分高职中,受益人数达到十万之数。
近年来,萧山区还通过以赛带训、以赛促训,教育与体育部门高效协同、融合发展,建立起了全区中小学排球赛、乒乓球积分赛、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等竞赛体系,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同时,针对今年杭州市“万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活动中的“组织课后服务专项体育课进校园530堂”,目前我区已完成授课数463堂,完成比例达87%。
在青少年业训方面,该区依托区少体校这所培养优秀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专业体校,坚持走“体教融合”之路,开设田径、排球、拳击、皮划赛艇、举重、乒乓球、篮球、击剑、柔道、跆拳道等14个训练项目。
多种模式并行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浙江省体育局公布了第五批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名单,萧山区瓜沥棒球运动休闲乡镇榜上有名,这是继戴村成功创建省级郊野运动小镇后,萧山又一个上榜的具有“运动休闲”特色的小镇。
近年来,萧山区紧紧把握亚运契机,统筹发展“体育+”模式,落实体育产业政策,加大招引力度,持续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集群和一批优质体育产业项目。累计招引落地体育服务业企业12家,推动我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各类体育企业800余家,数量居全市前列。
原创壹号羽毛球馆成为该区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尝试。由浙江省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前国家队队员叶炳宏牵头,多位羽毛球资深教练组建成的教练员团队,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全力助推羽毛球的群众性普及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此外,该区还引入社会力量参与OYO(喔游)游泳俱乐部、凯赛体育乒乓球俱乐部等项目运作,让全民健身更加出彩。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孔亮燕 方玲玲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