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至今,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宁新村38岁的穆兰作为一名幼儿园保育员,在新的岗位上忙忙碌碌,充实而满足。此前,她是一名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劳动者,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经村里的帮扶,包括她在内的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参加了保育员培训,其中8人考核优秀,如愿走上了保育员岗位,她是其中一个。
创建就业创业首选城区是萧山区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之一。今年以来,萧山区重点围绕“兜底帮扶更牢、创业生态更佳、就业能力更强、公共服务更准、就业保障更好”五个方面,突出优势、强化扶持,力争摸索出一套符合萧山实际的就业创业体系,让群众共富道路更畅通,相关工作也被列入区级民生实事项目。
进入浙里就业创业驾驶舱,屏幕上展示的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稳岗惠民、权益保障等情况一目了然,可清晰地了解全区的整体就业情况。为破解就业领域的“平均数以下”问题,萧山区借助“重点群体帮扶”应用场景,对重点群体形成“登记—主动服务—后续跟踪”的帮扶闭环,有力推动社区(村)高质量就业治理。
围绕创业难题,今年以来,萧山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09万元,解决创业“缺资金”问题。拓展就业倍增空间,区内Will Space创业陪跑空间和数智双创创业陪跑空间被认定为第六批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所。
针对大学生创业,萧山区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向24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项目、房租、贷款贴息等资助885万元,为大学生创业“扶上马”。打造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开设“青创萧山 筑梦未来”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提供创业分享、路演沙龙等互动空间,提供创业人才、投资机构、研究院代表、法律顾问等创业导师资源,为大学生创业“送一程”。
聚焦企业困难,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以最快速度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稳岗拓岗。例如最高比例落实稳岗返还政策,创新采用“免申即享”模式,已返还资金2.69亿元,惠及企业4.31万家;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67亿元,惠及企业4.96万家。
作为制造大区,为培养一支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技能人才大军,萧山区通过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方位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
今年9月,作为区内新增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兴惠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化纤后处理工高级工认定顺利结束。目前,萧山正一体化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工作,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文旅酒店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技能人才,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政府鉴定”向“企业认定”的转变。截至目前,萧山区已累计认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60家,其中试点企业55家、学校2家、社会化评价组织3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8668本。
毕业于萧山技师学院高端数控专业的万志炳,得益于萧山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上岗学习,还被选拔进入学校的数字化设计中心训练团队,学习三维建模、3D打印、3D扫描和数据逆向等专业技能。毕业后,他担任公司机械设计技术员,独立带领团队负责产品线设计研发,走上了高技能人才之路。
随着萧山大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越来越多的“万志炳”找到自己的发展舞台,一批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新时代浙江工匠骨干队伍脱颖而出。
今年以来,萧山区实施就创服务“强基”工程,帮扶23752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564人,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03家,新增高技能人才4257人;为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为1.5万余名持证困难人群统一参加“西湖益联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完成区级民生实事项目。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孔亮燕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