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杭州 新闻详情 A- A+
从“梦想”走向梦想 仓前:用生动实践解答共富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2-12-15 10:31:18    

   从粮仓变良仓,在仓前,即便再小的梦想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梦想小镇共富带毗邻杭师大仓前校区和梦想小镇,宣杭铁路、京杭大运河横穿,水陆交通便利。

  走进梦想小镇共富带,时值傍晚,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环境是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村民们三三两两或健身锻炼,或听戏唱歌。在这份闲适和幸福的背后,离不开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盘活集体资产 让口袋鼓起来

  灵源村处于梦想小镇共富带中,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稻田。据灵源村党委书记叶农介绍说,以前村集体收入不到20万元,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农业。“那时村民的生活无非是种田、打零工。”回忆过去,叶农半开玩笑地说,“我刚毕业去厂里做学徒工,一个月工资30元,放在现在,可能连吃一顿肯德基都不够。”

  机会很快来了。2010年杭师大一期落户仓前,街道迎来了发展良机,灵源村趁着这一东风,在这片粮仓开始了自己的梦想。

  “最初,我们争取到村级留用地指标置换房产,做了两处共33亩房产置换。后来,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又购买了两处房产,这是我们村集体的第一桶金。”叶农说。

  这一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如今这两处房产都在村委附近,一个租给超市,一个租给酒店,还有些小单位铺面租给药店、饭店、营业厅等。“酒店所在的综合楼是我们第一处商业房产,年租金有90多万元。”灵源村党委委员俞维英介绍说,“超市年租金58万元,加上之前房产置换的租金330多万元,现在村集体每年的租金收入共有840多万元。”

  从不足20万元到840万元,灵源村的集体经济以惊人速度发展壮大,如今依托原有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的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让村民也享受到共富带来的成果。年过七旬的沈金友指着家门前的马路告诉记者:“以前这儿都是泥路,现在很宽敞,村里给大家修路、装路灯,我们看的电视是村里交的钱,还建了老年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这些都是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幸福。”

  乐享文化盛宴 让精神富起来

  口袋富起来,“脑袋”富裕也紧随其后。

  今年端午,仓前街道文化管家策划了一场游园会,处于梦想小镇共富带的灵源村、高桥村、永乐村都参与其中。“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活动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管家吕琳丽说,“我们安排了5个小活动同步进行,鼓励亲子参与,让每个人特别是孩子都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之美。”

  文化管家项目最早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由第三方公司依照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提供文化服务,共下派12个文化管家到各镇街。吕琳丽被派到仓前街道,成为一名让精神文化富裕起来的文化管家。

  傍晚时分,永乐村健身广场上热闹起来,村民姚琴一边做着拉伸,一边热情地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的娱乐就是散步、看电视,现在村里不仅有健身器材,还组织打太极、跳舞等,每逢节日前后活动更丰富:端午包粽子,元宵猜灯谜……这样的文化盛宴,大家都乐于参与。”

  “我刚来的时候,永乐村的精神文化活动比较少,我们梳理了村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亲子手工、歌唱跳舞、相声艺术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能参与进来。最近,我们正在策划一个小品方案,相信村民们一定会喜欢。”吕琳丽介绍说。

  “我们几个村经常联动组织活动,通过协作学习,努力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带动周边,让梦想小镇共富带变成梦想开始的地方。”永乐村党委委员许其冠表示。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刘丽雯 朱筱 仓前微融媒体中心 钟佳菲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