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的李国斌一直保持着晨跑的习惯,“以前这边没有特别专业的运动场所,自从3月份中泰运动公园投用以后,我每天都来这里晨跑,不仅环境好,而且场地专业,加上数字化管理模式,跑起来更加舒心了!”
中泰运动公园
中泰街道党工委委员邵勇明介绍,中泰运动公园原本是一片废墟,属于杭瑞高速公路的退让地块,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街道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决心将这块“边角料”变废为宝,打造成为运动公园。
在《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导下,余杭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的建设工作,中泰运动公园等嵌入式体育场地在该区各地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截至目前,余杭区嵌入式体育场地数量合计163个,已经完成一部分项目建设,其余项目大多也已完成选址工作。
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嵌入式体育场地的选址工作,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中泰运动公园、八方城、EFC南侧河道两边嵌入式体育场地等,选址布局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等“边角料”地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其打造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
闲林港多彩运动公园由河流交汇处的闲置地块改造而成,在附近上班的王晨涛说:“我吃完晚饭后,从家里走5分钟就能到这里,然后沿着公园绿道走几圈,缓解一下工作的压力。”
余杭区嵌入式体育场地在建设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周边居民需求,真正做到场馆“为民所用”,让建设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衔接。黄湖大溪绿道位于工业园区地段,周边有不少企业和2个居住小区,常住人口多而集中。该绿道长5公里,场地内嵌入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使得周边居民能够在山、水、植物融于一体的大自然环境下运动,形成一个绿色和谐的体育运动带。
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成后,为解决无差别开放设施易损坏、易产生占场冲突,以及传统第三方运营成本高、政府后续投入大等问题,余杭区零成本引入科技体育企业,对场地进行智慧化改造,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由余杭区政府承担相关运营所需的经费,确保嵌入式体育场地公共性、开放性和公益性,以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方式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
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扫码和人脸识别等方式入场,实现了嵌入式体育场地的智慧化无人值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成本,也方便了前来健身的人群。孙远翔是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内的一位高级程序员,他告诉记者:“我三天前通过微信小程序预订了2个小时的免费运动时间,如果还想继续的话可以再续2个小时,费用也不高。”
良渚新城门户公园
余杭区发改局党委委员、社建委专职副主任吴云峰表示,通过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增加健身设施数量、缩短健身场地距离,构建起更高水平的公共健身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为此,余杭区着眼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深入开展健身活动,不断提升群众亚运获得感,加速推进163个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以全新的智慧化运营管理,给市民带来更好的锻炼体验。
接下来,余杭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工作,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以亚运会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特色亮点的“10分钟健身圈”,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宏伟目标。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窦皓 诸飞扬 陈华晓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