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浙江吹响推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的号角声中,“社会治理先行示范”被列为今年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条跑道上,数字化改革是重要抓手。
自上而下,浙江各地都在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以镇街思考,探索出“小邻通”“企业码”等社会治理数字应用,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镇街经验。
重构
智能化思维助力组织在线
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确诊病例,让五常街道迅速切换为“战疫”状态。增加的防疫工作量、有限的基层人力,以及未可知的近距离接触风险,将基层治理中的难题放大在眼前。
“这是一场关于‘人’的思考。”五常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滕国晖说,“也就是居民和政府间的双向沟通如何才能更高效、更主动。”五常街道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随着数字经济较快发展,聚集了大批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在内的年轻人群在此生活、就业。五常街道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沟通平台能适应现代城市社区管理?2021年8月,“小邻通”居民在线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居民能方便地找到政府,政府也能方便地找到居民”。
在设计“小邻通”居民在线服务系统时,五常街道打破传统思路,开始以智能化、数字化的思维重新架构。“年轻人更习惯于网络社群管理,所以我们设计了云上通讯录。居民只要通过扫码,就能完成基础信息登记,信息精确到户。”滕国晖说。
有了云上通讯录,在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五常街道在2个小时内就建立了单元楼群组,实现了户户进群。“55个单元楼55个群,每户人家至少有1个人入群。要不是系统可以识别居民所在单元,自动组群,半夜通知,不可能这么快完成户户进群。”滕国晖说。
升级
构建问题解决闭环机制
在五常街道的构想里,组织在线是为沟通在线、服务在线打下基础。
正如疫情防控期间,单元群组中急切所盼了解的信息,都会在群组内提问。但新问题也顺势产生:群组只能确保沟通在线,但无法确保有效沟通。滕国晖举例说:“这很好理解,群里信息量很大的时候,更新速度很快,很有可能还没等工作人员看到,就被淹没在信息中。”
于是,“小邻通”居民在线服务系统新增了表单功能。居民遇到了问题,在群组内未得到解决,可以通过“你提我办”进行登记。系统收到登记,便会提醒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全程也有迹可循。线上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五常街道也发挥起党建引领作用,迅速集结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分头加入到各自负责的单元楼群组内,接收并领办居民需求。期间,如还有未能分流解决的问题,街道也安排固定工作人员,兜底负责。如此一来,沟通在线实现了向服务在线的升级转化,问题解决机制也形成了闭环。
在疫情防控期间,“零接触疫情管控”的表单功能发挥了大作用。参与一线防控的街道工作人员说:“有了这个表单,从中高风险区返杭的居民只需在线报备、手写在线承诺书,就能收到免费核酸检测联系单。这样既有效率也更安全了。”
据“小邻通”居民在线服务系统显示,截至1月28日,800条居民诉求全部解决。
优化
高频应用提质助企服务
在五常,与25万人口并存的,还有1.7万余家企业。关注“自然人”的同时,五常也在探索着如何提升“法人”的获得感、认同感。
“镇街距离企业近,在‘三服务’走访中收集了大量的企业需求,这些需求正是高频应用的切入口。”五常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浙江“企业码”的基础上,街道结合“智慧五常系统”和“企常通”等本地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推出“企业码”五常专区。这之中,街道主动设计开发了“易企系列”“服务超市”“主任直通车”等特色服务场景。
“这些特色应用的设计,都是基于前期我们对辖区企业需求的摸排。我们要打造的是企业真正需要的高频应用。”该负责人说,通过这些应用场景,企业可以精准匹配惠企政策、评定人才等级等专业服务,也可随时提交问题和需求,实现企业与政府无障碍沟通。
谈到“企业码”五常专区,来自西溪八方城产业社区的医贝云服(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淑芳只说了一个字:“快!”起初,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主任直通车”模块反映了一个企业正面临的问题。刚过了十几分钟,刘淑芳就收到了平台的回复。两天后,街道“三服务”的工作人员就上门当场解决。自2021年9月开展企业内测以来,“企业码”五常专区已累计收到这类企业问题和需求260多条,已帮助解决问题需求217条。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应陶 宇文列锦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