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杭州 新闻详情 A- A+
余杭“十美”共创富乡村
发布时间:2022-12-14 14:04:17    

   未来乡村怎么建?如何发挥先行优势,实现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杭州市余杭区正在积极破题。

  早在2020年,《余杭区“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提出要围绕“未来村居、未来村业、未来村文、未来村治、未来村民”5个场景,致力于构建有舒适感、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未来感的新型乡村功能单元。

  为进一步深化“千万工程”,落实省市未来乡村工作部署,助推杭州城市新中心建设,余杭区持续深化未来乡村“1066”行动,出台《余杭区未来乡村示范带创建实施方案》,推出十条未来乡村示范带(简称“示范带”)。十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示范带,将以组团式发展、片区化经营,聚力未来乡村示范村、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十美”共创,扬帆起航,余杭打开未来乡村建设新格局。

  彰显特色

  唱响富美协奏曲

  这是对余杭乡村发展格局的一次重构,为余杭未来乡村建设按下了加速键。余杭从乡村振兴全局出发,立足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科学谋划示范带创建。

  余杭将以“数智赋能、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兴盛”为重点,通过“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实现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重塑,系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未来乡村共同体,努力建成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样板风貌。

  据了解,每条示范带涉及不少于3个村,长度不少于10公里,以“整体规划、分块实施、产业为重、彰显特色”为原则,以交通路网、产业带、山水带、民俗人文带等为轴线,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未来乡村示范带。

  做强产业、做优民生,是示范带建设的两大核心诉求。各镇街致力于将本地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良渚未来乡村示范带以现代生态农业和户外运动产业为两翼,推动农文旅体教大融合;中泰未来乡村示范带积极做强笛产业链;而在余杭未来乡村示范带上,“禹上稻乡”品牌初显成效,永久性农田保护区走上乡村创新发展之路。在民生领域,各镇街集智集力,围绕“一老一小”以及其他生活配套着重发力,持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乡村基层智治,不断丰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新内涵。

  到2025年,余杭将建成未来乡村示范带10条,未来乡村示范村60个,数字乡村样板镇(村)60个。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百花齐放的未来乡村加速照进现实。

  强力保障

  构筑未来新范式

  余杭鼓励将示范带建设与新时代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及其他乡村建设工作一体推进,全区上下一盘棋,释放政策叠加效应。

  余杭区未来乡村工作专班统筹未来乡村相关创建工作,牵头做好综合协调、政策制定、方案评审、比学赶超、督查考评等工作,统筹整合各类项目建设,集中各方力量打造未来乡村精品示范。与此同时,余杭区政府把未来乡村创建纳入对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评,各镇街、村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区直各有关单位推动相关项目向未来乡村创建倾斜。

  资金层面,对于10条示范带,余杭区财政按投资额给予上限8亿元奖励。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10条示范带建设的顺利推进注入了源头活水。

  10个镇街10条示范带交相辉映,沿线未来乡村示范村、数字乡村样板镇(村)串珠成链,既聚焦硬件又突出软件,既聚力发展又注重民生,从风景美到风尚美,乡村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稳步跨越。

  再过一年,在风格各异的示范带上,涵盖“三化九场景”的未来乡村示范村、数字韵味浓郁的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将承载更多余杭人的幸福生活;“文润古今、乡创未来”“田园牧歌、良渚遗风”“生态鸬鸟、郊野天堂”……两年后,未来乡村示范带将轮廓初具,逐渐成熟的余杭未来乡村范式,将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经验和参考。

  一个“全域富美的全国‘未来乡村实验区’”即将在余杭建成,为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写上新注解。

  首批5条未来乡村示范带简介

  余杭街道:禹上稻乡 数智未来

  作为双千年古镇,余杭街道人文资源丰富,未来乡村示范带距离余杭区政府、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之江实验室等均在15分钟车程内,为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余杭街道涵盖永安、溪塔、洪桐、下陡门4个村,有粮食功能区2.5万多亩,“禹上稻乡”品牌名声在外。示范带围绕“1条核心建设带+4大核心整治区+7个核心重点项目+N个落点项目”建设清单,打造粮食功能区的未来乡村样本。

  中泰街道:中泰未来笛乡 奏响幸福乐章

  中泰未来乡村示范带积极探索以产业为特色,文旅融合、治理协同、抱团发展的“1+3+N”新模式。“1”是1个“竹笛+”产业,“3”是将紫荆村打造为笛产业核心体验区,将新泰村打造为笛产业链辐射区,将岑岭村打造为笛乡农文旅配套区,并形成未来笛乡·动听紫荆、未来笛乡·武动新泰、未来笛乡·乐活岑岭3个乡村品牌,串联起“一统三化九场景”,是一条以“产业+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竹笛产业未来乡村示范带。

  良渚街道:田园牧歌 良渚遗风

  良渚街道围绕良渚文化,依托农耕文明底蕴和自然山水肌理,以现代化生态农业和户外运动产业为两翼,以农文旅体教大融合为方向,打造古今文明交融的未来乡村示范带。一期涵盖杜城、港南、新港、纤石、荀山5个村,以良渚博物院为起点,从美丽洲路——纵一路——安西线——安上线,抵达苕溪北岸,形成未来乡村集群,实现遗址村落内生式发展、整体协同可持续发展。

  瓶窑镇:文润古今 乡创未来

  瓶窑镇以“一环两圈四线”为总布局,以南山村、窑北村、西安寺村、石濑村为支撑,打造乡创主题的未来乡村示范带。

  一环促产:打造串联关键资源点的20公里产业促进环。

  两圈惠民:营造产业强村圈和富民幸福圈。

  四线增收:聚焦乡村科创,打造乡工创业线;聚焦乡村休闲,打造乡游创意线;聚焦非遗体验,打造乡遗创作线;聚焦农业发展,打造乡耕创收线。

  黄湖镇:国际设计产业集聚地

  示范带充分发挥青山村的设计资源优势,将人才效应辐射至赐璧村和清波村,打造国际设计产业聚集地。

  示范带突出优势,继续做实做深设计产业;做好保护,书写生态价值转化的文章。产业项目空间规划围绕一心两带三片区。一心是以青山设计村落为中心,打造全国知名的设计产业中心;两带主要围绕山系生态带和水系生态带,引入生态优势产业;三片区主要围绕三个村区位、优势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民富村强。

  除了今年启动实施的首批5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外,接下来,闲林街道、仁和街道、径山镇、鸬鸟镇、百丈镇也将分别围绕“闲云溪树、水木新生”“仁和水乡、未来渔村”“千年粮仓、富裕金黄”“生态鸬鸟、郊野天堂”“竹意原乡、低碳生活”等主题开展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辛文    | 责编:卢桥辉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