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牛年开启。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浙江经济以一个“深V”反转,走出了快速复苏的强劲曲线。
发展有势。浙江经济在2020年走出的振奋人心曲线,也必然内含2021年浙江经济发展的逻辑和现实起点。而在对这一年浙江省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分析后,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01 “深V”曲线里的有为政府
2020年2月,是国内新冠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时间,而从浙江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来看,这也是疫情对浙江影响最深、最痛的一个月。
所幸的是,从3月开始,浙江省各项指标都呈现缓慢复苏的状况,在一年间快速复苏。
图1 :201906-202012浙江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变动情况图(单位:%)
图2:2019年6月-2020年12月浙江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图(单位:%)
先看供给端。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年初(2月末)跌落至-18.5%;之后,一路攀升,呈现“深V”反转趋势(图1),全年增速5.4%。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速也维持着相似的变化(图2)。但相较而言,服务业受到冲击更大,恢复期也更长。但即便如此,全年累计增速依然达到了10.8%。
再看需求侧(图3)。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相关的主要指标都走出了相似的结构曲线。
图3:2019年6月-2020年12月浙江需求侧指标累计增速图(单位:%)
这条深V曲线如何形成?从政府推动层面看,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一是复工复产阶段。去年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浙30条”)可视为这一阶段的标志。这份文件整合了中央减税降费多项政策和地方自主出台的各类税费优惠,为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并不直接体现在主要经济指标变化上,却为后续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26日,浙江企业产能恢复率达90.6%;11万户中小工业企业产能基本恢复,397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产能恢复率达到88.2%。
二是基建拉动阶段。去年4月的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是这一阶段的标志。
本轮基建拉动的核心是总投资1.2万亿元的“十大千亿”工程和总投资2.4万亿元的“百大百亿”工程,前者包括沿海高铁、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等十个重大项目,后者包括涵盖公路、铁路、轨道、水运、枢纽等的103个项目。
受基建投资拉动影响,2020年上半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8%,相比一季度回升9.0个百分点;全省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相比一季度回升6.1个百分点,较全国提早一个季度增速转正。
三是提振消费阶段。这一阶段的起始时间是去年7月,是全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针对经济复苏短板弱项的进一步优化。
此前与消费相关的政策举措更多是体现在“稳”字上。随着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表述,明确了提振消费的主方向。
02 “三驾马车”表现各不同
在经济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应该如何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应该如何定位?
2020年浙江经济“三驾马车”的变化情况,给出了一个复杂而辩证的答案。
图4 2020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变动情况图(单位:%)
先看投资。公共财政历来被视为影响投资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从交通基建投资来看,随着“十大千亿”“百大百亿”等工程启动施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4月起转负为正,一路攀升至5.4%,有为政府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6月末和7月的累计增速之间存在着一个小幅的回落,背后实际上是投资结构的改变。
从2020年四个季度末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情况(表1)看,基建投资相关的指标提供了约4个月的过渡性提振,其实际意义更多体现在熨平波动和布局长期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
再看消费。2020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年累计增速同比下降2.6%(图5),是“三驾马车”主要指标中唯一没有转正的指标。
图5 2020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图(单位:%)
这与浙江省的消费结构紧密相关。受2018年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到期、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这两个消费“大头”总体都处于增速下降状态。这是消费指标复苏相对乏力的主要原因。
与之相对的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食品烟酒类消费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2020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它更是以12.24%的比重超过石油及制品类消费(11.82%),成为限额以上消费品中的第二大消费项。
政府提振消费的各项举措,在这个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消费结构正在经历一场长期性的变革。
以汽车消费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在汽车零售额下降8.5%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23.9%,上拉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在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促销活动刺激下,新能源汽车自去年7月以来月平均增速超60%。
由于新兴消费项目前规模尚小,未能直接影响整体消费,与之相关的财政政策也很难看出短期的效果。但是从长期趋势看,这种变化仍然令人期待。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出口。2020年浙江省出口总额的增长,实际上是超预期的。在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上半年出口形势较为复杂,但7月以后,全省出口增速大幅加快,全年同比增速达到9.6%(图6)。
图6 2020年浙江省出口总额累计增速图(单位:%)
在对浙江省主要出口洲贸组织和主要出口商品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对2020年浙江出口增量贡献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商品则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织物、鞋靴以外的纺织制品。
这或许可以从侧面说明,浙江省紧抓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加速推动复工复产的各项举措,对全省出口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03 2021,浙江经济未来可期
从2020年的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看,我们对浙江省2021年的经济预期更偏乐观,用四个字来总结:表现可期。
为什么这么说?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供给侧发展环境良好。2020年工业和服务业相关指标“深V”反转,但相较2019年仍有回升空间。当前国内疫情控制有效,“国内大循环”导向基本确立,国际疫情尚有波折,世界经济对中国依赖加强,国际环境有望趋稳,这都有利于浙江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二是消费端有望进一步激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1年也许是一个重要拐点,汽车行业有望扭转前两年下滑趋势;阿联酋石油部长也预测,石油市场将在2021年开始复苏,长期需求可能升至超1亿桶/日。
如果这两个预测都能成真,都将利好浙江省消费。当前,浙江汽车工业相对走弱的趋势,与汽车消费不振有着直接影响。而汽车制造行业一旦走强,也有望进一步带动浙江工业加速发展。
三是房地产调控加强。2020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三道红线”政策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预计将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造成显著影响。
房产调控趋严虽可能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但有望改善整体投资结构,减弱对其他消费的挤出作用。
四是数字产业表现可期。尽管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影响全球,但与数字经济直接间接相关的一些产业仍有望在2021年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其中,部分产业自身产品优势突出,如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另有部分产业在疫情影响下,继续面临机遇,如直播、云平台、疫情物资生产等产业。无论未来疫情情况如何,这些产业的存在将为整体经济提供缓冲乃至逆势上扬的空间。
(本文作者来自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时有删节)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李金珊 郭健翔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李金珊 郭健翔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