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郑凯还:德同资本投资总监
投资方向:消费、TMT(科技、媒体与通信) 代表案例:Dexter、空格、橙牛汽车管家、e家洁
在投资圈摸爬滚打了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德同资本投资总监郑凯还,对于投资有着独到的见解。
当今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创业被烧成了“人傻钱多速来”之时,他把目标转移到韩国,把握了投资空间的时间差,投资了亚洲最大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Dexter ;当下半年资本寒冬来临之际,他却一反常态,出重金投向了服务生活类APP“空格”,寻找到特别的投资时间节点,“高估值,一定和高成长挂钩。”郑凯还说。
投下《寻龙诀》特效团队
中国泡沫太大?就出国投资
如果盘点今年的创投圈,互联网泡沫和资本寒冬是最有记忆度的关键词,把范围定在TMT行业(科技、媒体与通信),普华永道公布的投资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TMT行业投资达155.6亿美元,与2014年全年投资总额几乎持平。
当投资圈的泡沫越吹越大,冷静的投资人不再愿意投资那些“溢价”的项目。那一段时间,郑凯还把目光放到了韩国,先后数次带团队前往韩国考察创业项目。为什么是韩国?“我们关注消费升级,很重要的两块是内容和时尚,这些韩国有优势。另一方面,韩国人比较开放,资本市场喜欢中国,欢迎中国人来投资。同时圈子比较小,前几名的优劣势可以看得很清楚。”他说。
郑凯还以韩国的化妆品举例:某品牌韩国化妆品,从产品生产、包装、推广,最后成为韩国乃至中国国内的爆款,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我们顺着这条产业链,去挖掘有价值的项目。一方面投资韩国公司,一方面帮他们在中国国内落地,和中国市场做好对接,创造更大的价值。”据悉,例如NATURE REPUBLIC(化妆品牌)、Inxx(潮牌服饰)等韩国消费品牌,都接受了德同资本的投资。
与此同时,郑凯还把目光放在韩国的电子产品领域,投资了一个做类似于《名侦探柯南》中电话手表的智能硬件公司。使用者摆出一个例如托腮帮子的pose,就可以和对方通话,“像现在的不少智能手表,对着手表打电话看上去样子有点傻,我们投资的这家公司,可以设计得很时尚。整个技术团队在三星呆了六七年,我们可以把产品和深圳的电子产品产业链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同在韩国投资的第一家企业Dexter,它是亚洲最大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热映电影《寻龙诀》的特效就出自它的手笔,就在12月底,Dexter登陆韩国创业版KOSDAQ。
回顾德同全年的战略,“出海”去韩国投资,成为了郑凯还的妙笔。“未来还会出国做布局,说不定明年就去日本看看。”他说。
高估值和高成长挂钩项目
想成功?还得回归商业本质
浙大竺可桢学院毕业、浙大创业协会会长,毕业先去浙大网新参与内部项目孵化,随后加盟银江股份,参与上市投资和并购,再到德同资本,正式跨进投资圈。最近十年的历练,让郑凯还成为了一个创投界的“全才”,对投资有独到的观点,下面的故事是另一个例证。
泡沫过后,今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可以用“冰窖”形容。即便是资本寒冬,郑凯还投出了今年的另一个大手笔。9月15日,“空格”App宣布完成A轮1亿元融资,领投的是德同资本。“所有项目,高估值对应的一定是高成长。上一波O2O过去之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被培养出了需求和习惯。商品的电商化,被天猫和京东完成,服务的电商化,还是有市场的,有机会出来一个整合(大部分类别的产品) 。同时谷鬼(空格创始人)的团队很靠谱,最后我们决定给谷鬼充足的弹药,去高举高打。”郑凯还分析了投资“空格”的逻辑。
除此之外,郑凯还还投资了e家洁和橙牛汽车管家两个O2O项目。
“e家洁是做阿姨上门,目前业务量仅次于58到家,服务区域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6座城市。”当O2O杀成一片血海的时候,e家洁仅仅两年时间,就从58到家、京东到家、美团上门等竞争对手中突围,获得了C轮融资。为什么不在全国铺开?他说,自己更重视的是订单的密度,而不用扩张区域去2VC,这样的回归本质的商业模式才能闭环运转。“区域订单密度不够的话,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其实想想北京就有几十到上百亿的家政市场,能把这块做好已经很牛了。”
未来的投资趋势在哪里?郑凯还列出了消费升级领域的四大方向:小众产品或服务的大众化、“+互联网”、出海项目、东方传统文化消费。“出海是两方面,中国产品出海以及中国购买力出海,包括海外投资、移民等等。”在他看来,把中国模式复制到第三世界国家,或许是一条探索之路,而轻运营类的项目,则更容易在当地扎根。(文/管吴澄)
来源:乐创邦 | 撰稿:管吴澄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