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桥的由来》《拱宸桥 塘栖糕》《姚德门的故事》《张小泉剪刀》……6月30日,一个个充满“运河”特色的故事,被运河畔的小伢儿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故事变得更为立体。
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和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浙江省非遗文献馆和区文物和非遗保护中心、《山海经》杂志社共同承办的“少年非遗说”拱墅赛区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演艺厅举行。当天下午,30名经过层层选拔来自拱墅区各小学、幼儿园的小选手们共同角逐这场传承与创新的盛会。
70多岁的孙爷爷是在拱宸桥边长大的,听完孩子们的讲述,他一个劲的说:“我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在河里游泳、抓鱼,听着我的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长大,但是我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运河边有那么多的故事,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了!更没想到这群小伢儿讲得噶精彩!真不错!”
全国著名故事家、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副主任郁林兴去年也受邀担任了拱墅区总决赛的评委,今年再次到来心情格外激动,他说:“今年亮点很多,第一全部围绕运河这个主题来,很有特色,对于我这样的外地人,相当于是深度游览了一次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第二今年的孩子整体讲述水平比去年有很明显的提升,可以看得出辅导老师和主办方在背后下了很多功夫。”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特等奖2名、一等奖8名、二等奖、三等奖各10名,优秀组织奖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