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勠力同心,仿真一线保科研
发布时间 | 2024-04-08 16:51:03    

何婷、路佳玲

晚上11点的路口静悄悄的,末班车的驶离带走了一天的喧闹。此时304场208暗室内仍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面对科研生产任务持续呈现节奏快、时间紧的态势,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半实物仿真团队的青年们拉满弓、绷满弦,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重点产品的仿真验证工作,需求对接、仿真开发、模型解算、系统联调、试验组织、数据分析、试验总结……

仿测一组承担着多个项目的半实物仿真任务。团队紧盯研制主线仿真需求,不断挖掘仿真实验室潜力,建立起完备的仿真验证平台,以规范成熟的仿真试验能力支撑着多个项目顺利收尾。

“小苏,你把这几个测试项验证一下。”

“小任,模型处理好了吗?”

“软件出现bug,小刘、小王,检查一下是啥问题。”

……

面对需多方协作的复杂测试,团队以“高效响应任务需求”为工作标准,组长天哥统筹协调,各项目负责人密切关注暗室使用状态、紧前安排试验前的各项联调工作,确保各项目仿真的高效衔接和轮转。任务要如期完成,安全要求也决不放松,小朱和小牛每次试验前都再三确认状态,大到设备运行状态,小到接口处螺钉的松紧,每一处细节都确保万无一失。小朱这样说:“试验前检查做到周密细致,才能少出问题、不出问题。”

“这部分临时有新需求,辛苦抓紧时间改一下。”同样忙碌的场景发生在永定路工业区75号楼仿真暗室的另一支团队——仿测二组,他们也承担了多个项目的仿真试验任务。

亮哥和罗姐每天沉浸于算法研究,不知疲倦,他们经常深夜才从实验室离开,边走还在边讨论模型问题。精通软件开发的小李、小魏和小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紧跟需求变化快速迭代主控软件的同时,在硬件测试方面同样毫不逊色,积极配合各个项目仿真,确保任务顺利推进。柳哥和小刘在模拟器平台的建设上狠下功夫。有一次,试验设备突发故障,为了避免耽误进度,他们趁中午休息的间隙紧急排故,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待试验顺利恢复后,才想起来还没吃午饭。组内的老前辈邵哥专业经验丰富、做事认真细致,遇到问题不含糊不退缩,以严慎细实的作风默默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别慌,一步步定位,肯定能解决的。”组长博哥和小安不但是仿真试验的多面手,还是负责暗室操作的高手,面对突发问题,他们总能抽丝剥茧快速定位解决。

为保障各项目科研任务高质量完成,仿测二组赶进度、抓质量、重实效,以忘我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

“又去99号楼呀?”“是啊,就差最后一哆嗦了,这次应该可以调出来。”看到柳哥和小刘拉着平板车拖着设备,就知道他们又要去开展产品对接联调了。由于对硬件资源和模型计算有较高要求,此项成像仿真测试在测试验证领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基于任务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技术攻关组以研究室的仿真硬件资源能力开发为突破口,启动该方向仿真技术攻关,先后实现多个新仿真功能,为所内提供关键仿真验证能力。为了尽快填补空白、准确制定技术路径,专家马哥带队多次与总体室开展技术沟通、分析需求,建立起清晰的攻关脉络。面对试验过程中的散焦问题,小刘充分发挥攻坚能力,通过多个创新手段精准定位问题并快速解决。针对项目调试过程中的成像问题,柳哥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准确判断出症结所在,软件设计师小安及时调整软件控制逻辑,实现了和模拟器的准确协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就是半实物仿真团队的真实写照,他们凭借沉稳扎实的工作态度、高效协作的团队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筑牢仿真专业的根基,并通过一次又一次高效而精确的仿真试验,为该所各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保驾护航。

(推广)

来源:信阳日报    | 撰稿:何婷    | 责编:谷晟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