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从更新非遗认知开始 之江非遗大讲堂开讲啦
发布时间 | 2024-03-25 16:57:07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促进保护成果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设立“之江非遗大讲堂”讲座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交流等,宣扬和凝聚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力量,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提供新阵地、新手段和新方法,合力推进浙江省非遗保护事业发展。

  3月23日,“之江非遗大讲堂”讲座活动第1期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原会长杨建新以《浙江省非遗保护事业的回顾和展望》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郭艺主持。古琴艺术、杭州刺绣、东阳竹编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活态展示展演。近百名观众到场聆听讲座,并观摩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

d.jpg

  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非遗保护上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国的非遗保护提供浙江经验、浙江模式。讲座上,杨建新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由来、意义、价值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dd.jpg

ddd.jpg

  杨建新以人类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作为切入点,围绕人类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讲述了非遗就是我们老祖宗、我们先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是我们今天可以用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遗产,它给我们更多的是精神价值,所以将“非遗”归纳为四个性,分别是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濒危性,既然是老祖宗的生活方式,那时代不同了,现在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了,又可以将非遗归结文化符号,精神家园、生活方式、乡愁情怀这四个方面,民族标识、家国认同,是我们民族的胎记。所以,再回过头来看,什么是非遗?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非遗保护好,发掘它的文化价值、文化意义,使得非遗融入今天的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相丽眉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