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饕客们的食欲也跟着萌发了。这个时节尝鲜,有什么选择?
3月17日,潮新闻记者来到杭州东新东贸市场、农发城市厨房等地探寻美食,螺蛳、小龙虾、河蚌等水产已上市,香椿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还有铺子已经抢先推出了青团,而上一波“顶流”大闸蟹即将退市。
春天的第一顿螺蛳早已落胃
这个季节的螺蛳,每斤售价8-12元不等,产自德清、萧山、塘栖等地。
“清明螺蛳赛肥鹅嘛!”在王大伯的水产摊前,一名顾客正在挑选螺蛳。
这不是他今年春天的第一顿螺蛳,前几天已经来买过一次,味道很好,今天又来解解馋。说到做法,这位顾客很是笃定,“杭州人么,肯定吃酱爆的!”
也有顾客喜欢另外的口味,“最传统的做法是酱爆,但是烧汤很清爽,也很好吃的。”
“螺蛳怎么卖?”“我要大个的……”短短10分钟,王大伯的摊位前就来了好几波顾客,其中4个都要买螺蛳。
上午10点半,王大伯已经卖了好几十斤螺蛳。他觉得这还是“小儿科”,根据他卖水产30年的经验,现在一天卖100斤,销量好的时候,一天还能奔着两三百斤去。
螺蛳一年四季都有,但是这段时间最肥,4月清明前后最多。过了清明,螺蛳逐渐有籽,口感就会变化。
王大伯卖的螺蛳产自塘栖,“我早上3点去进货的,赚钱么,起早贪黑没办法的。”
同样起早贪黑的,还有耙螺蛳的农户。
萧山区衙前镇杨汛村,这段时间也忙得很。10多天前,他们就已开“耙”了。
杨汛村村干部徐又江说,村里耙螺蛳的,有一批早上五六点出发、下午三四点回来;还有一批去远一些的地方耙,下午一两点出发,忙到次日早上六七点才归来。
“以前一户可能一天耙一两千斤,现在六七百斤。不过总产量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耙的人变多了。”他说,“现在我们村里一天产量在3万多斤。”
徐又江介绍,目前耙来的螺蛳分两种,一些作为虾蟹饲料,一块多一斤;好吃的批发价在2-4元/斤。“批发买过去之后,商家还要清洗、剪尾巴、养水、加工,售价就贵一些了。”
小龙虾要过一阵子更肥美
夏天还没到,二三十块一斤的小龙虾就已经上市了。
早上10点多,梁阿姨进货的10多斤小龙虾已经卖空,“我们只进到了这么点。”
虽然销售情况尚可,梁阿姨觉得,还是得等天热一些更好卖,一天进货一两百斤也不愁。
在杭州卖水产18年的山东夫妇姜大哥和李大姐,摊位前摆着一筐小龙虾,35元/斤。
3月17日凌晨两三点,姜大哥就开着车子去萧山批发市场进货,“人很多的,还有江西、安徽的也有人过来拿货,一箱一箱拿。”
姜大哥今天只拿了一箱,25斤,他们主要给几家饭店供货和市场散卖,已卖了两个星期。
“我们进的是四川虾,空运来的。”提到小龙虾产地,李大姐说得头头是道:最近四川小龙虾货多一些,壳偏硬;湖北的也有了,但是刚刚升温,虾还太嫩,死伤率高一点;江苏产地的还要更晚一些。
她说:“才农历2月份,没有自然繁殖的小龙虾。也是现在养殖技术发达,所以小龙虾可以尝鲜。还是要等本地虾长起来,才会大量上市。”
张飞水产的小龙虾、螺蛳都产自德清,店员小张觉得,德清养殖区长山里,水质好,口感也会好一些。
不过小张也说:“小龙虾还不是最肥的时候,不那么好卖,要等4月底会多一些。”
河蚌、淡菜、香椿正当时
春天时鲜,远不止螺蛳和小龙虾。
卖螺蛳王大伯的摊位旁边,摆着两个蛇皮袋,一袋满是螺蛳,另外一袋满是河蚌,带着泥,很是新鲜。“河蚌也是最新鲜的时候。”
他摊位上的河蚌,10块钱3斤,个头大小不一,随便拿起几个一称,小个头的3两,大个的有1斤4两。
王大伯也备了100斤河蚌,多的时候会进两三百斤。
“淡菜现在很肥的!”路过一些水产摊位,问及春天鲜嫩水产,摊主们也提到了淡菜。8-10元/斤,也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一位摊主轻轻掰开淡菜壳,稍微一看就能发现里面肉质肥嫩,“虽然说一年四季都有,但是这个季节的最好。”
在蔬菜区,但凡有香椿的,都把一捆一捆紫红色的香椿摆在摊位最前面。
“20多天前刚上市的时候,能卖到100块钱一斤呢!杭州都只有几箱。”那时候,魏大伯摊位上的,主要从昆明空运过来,“那边暖和,长得快,我们这边冷一些就没货。”
不过,随着江浙一带气候变暖,萧山等地的香椿频频冒芽,各个摊位的香椿,一小捆在8-10元。
时节如流,菜市场里也有着“迎来送往”气象。
水产摊位上,还摆着大闸蟹,按照个头为70-110元/斤不等。大闸蟹要卖到什么时候?“快了快了,马上就过季了。”一位摊主摆摆手。
清明未至,做春卷的摊位上,已经摆上了青团,摊主已经卖了两个星期,15元一盒4个,圆鼓鼓的。
春光大好,美景美食,不可辜负。
来源:潮新闻 | 撰稿:徐婷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