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宁波、舟山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至此,浙江11地市全部入春。
从常年来看,惊蛰节气后暖意迅速萌发,南方大部地区都已迈向春天,而后全国其他地区也陆续开启入春进程。
但今年似乎有些“不一样”。据中国天气网消息,3月中旬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华北、黄淮等地从13日开始,迎来一场换季式大回暖。在这波升温过程中,不少北方城市甚至会暖过南方,即将提前迎来春天。
南方春花烂漫,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呼唤春装登场,算算时间,我国南北方可以说得上是“同步入春”。
阴雨天气缠缠绵绵
今年浙江的春天“迟到了”
在气象学里,入春的标准是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其中达到标准的第一天为入春首日。
今年,温州、衢州、台州、丽水在3月4日率先入春,金华紧接其后。3月10日,杭州、绍兴同步入春。浙江常年入春时间为2月底到3月上旬,今年的入春时间偏迟了。
“总体而言,浙北地区入春时间更接近常年,浙南地区则偏迟比较明显。” 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潮新闻,关于入春较迟的原因,“影响因素有很多,像冷空气干扰、大风天气较多等等,今年主要是因为前期降水异常偏多。”
毛燕军表示,今年2月以来浙江各地多阴雨天气,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高,要蒸发这些水分,就会拉长回温的时间。此外,阴雨天气下日照时长相对较短,也不利于回温。因而气温一直无法到达入春标准,人的体感温度也没有太高。
数据显示,今年2月,浙江的平均降水量高达187.25毫米,而常年(1991年至2020年)2月平均降水量为83.83毫米。从浙江近十年2月的平均降水量来看,今年也是明显偏多的,仅次于2019年。
如今进入3月,浙江各地雨水间歇时间延长,气温回升加快,我们才得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南北方同步入春是否反常?
影响因素有多方面
将视线投向全国范围,我们会发现,“磨磨蹭蹭”入春的不只有浙江。今年,南方不少地区的春天都姗姗来迟,反倒是北方大部地区升温幅度更大、速度更快,华北部分地区更是提早一步迈进了春天。
例如常年入春日期在3月中下旬的西安、郑州、石家庄、济南,今年的入春日期都在3月10日左右,和常年入春日期在3月中上旬的杭州、合肥、南京几乎同步。而长沙、武汉、贵阳等地,目前都还没传来入春的消息。
南北方同步入春,属于反常现象吗?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这在往年也出现过,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入春不同于入冬。一般来说,入冬降温主要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所以时间上北方很明显早于南方。但入春回暖时,冷空气强度、日照时长、风力大小、风向等等,都会有所影响,因此南北方的时间差异有时不会特别明显,日期上交叠的情况也不少见。”
在今年,入春前后冷空气强度整体偏弱,北方多地降水少、天气晴朗,升温速度就相对更快,例如3月11日前后,石家庄、郑州最高气温已达到20℃以上,超过了不少南方城市。
至于南方地区为何回暖较慢,主要也还是受频繁的阴雨天气影响。
气温波动大
连阴雨、冷空气是浙江春天的关键词
自从有了春天的消息,浙江连日来也是以晴好天气为主。如果拉大时间跨度,这个春天浙江的天气又是什么走向?
从浙江省气候中心发布的3——5月气候“剧透”来看,预计平均气温,浙江各地接近常年到略偏高,其中浙北大部、浙中西北部偏高0——0.5℃,全省其它地区偏高0.5——1℃。预计降水量,基本表现为由东北至西南逐渐增多。浙东北300——400毫米,浙西南700——900毫米,其他地区400——700毫米;降水量接近常年到略偏多,其中浙中南偏多1成以上。
此外,连阴雨、冷空气、强对流依然是这个春季关键词。3月下旬到4月上旬,浙江会有2到3次冷空气过程,可能出现强冷空气,有一定几率出现春寒与倒春寒,气温起伏也会较大。特别是4月,还需密切关注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来源:潮新闻 | 撰稿:钱逸 周怿培 设计 龚子皓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