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代表热议电动自行车充电—— 安全“电量”如何满格
发布时间 | 2024-03-08 08:59:52    

   3月7日上午,浙江代表团小组审议时,一位来自电力系统的代表谈到电力保障供应,坐在他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插话说:“刚刚说到电价,能不能降低电动自行车的用电价格?这事关公共安全。”

  用电价格和公共安全有何联系?洪湖鹏代表说,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公安、应急等部门虽然有规定,但“入户充电、人车同屋”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近段时间,全国发生多起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令人痛心、发人警醒。

  为实现“人车分离、集中充电”,湖州下了不少功夫。去年,湖州市开展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专项治理行动,光是私拉乱接、僵尸线缆就清理出60多万米。湖州还投入3000多部电梯阻车系统,当有电动自行车被推入电梯时,系统会自动识别,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

  “这些都是堵的办法,但堵不如疏。”洪湖鹏代表说,要让广大市民主动配合,把电动自行车挪到室外场所集中停放充电,用电价格得有足够的吸引力。他分享了湖州的解题思路:通过政府补贴、减免服务费等方式让车主廉价用电,用小投入推动大安全。

  “湖州的做法值得借鉴。”全国人大代表、平阳县鳌江镇食用笋种植户陈爱珠说,她常常骑着“小电驴”在田间地头穿梭,同样是给电动自行车充一次电,民用电的费用不到0.5元,但如果到集中充停场所使用商用电,算上服务商运营费,至少需要一两元,相差数倍,一年下来,得多花不少钱。“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的。”

  除了价格因素,还有代表提到,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亿多辆,如此庞大的规模,车辆停放充电与城市空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和农村,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充停场所匮乏、服务滞后,这是当前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

  与其在中端、末端环节补救,不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拿出一份关于尽快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建议,这是他为此次参会精心准备的,“我们专门生产电池,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问题,我关注了很久。”

  张天任代表说,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是新国标, 但在电池安全性、电路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仍然有限,应完善和补充,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比如电池要有过充、过放、短路的保护措施,同时配备具有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等功能的智能充电器,电动自行车的电线和连接器也要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

  小小电动自行车让代表们如此关切,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群众的人身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的平安。只有安全“电量满格”,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李攀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