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
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对电信网络犯罪及关联犯罪的防范意识,日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为福建理工学校近300名师生送上“开学法治首课”。
活动伊始,仓山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托“众享法庭”线上功能,邀请福建理工学校师生远程观摩旁听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的庭审。
据了解,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间,被告人程某某在明知他人需要银行账户以转移网络犯罪赃款的情况下,仍将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及密码提供给自称在缅甸勐拉开茶叶店的朋友“郑云凡”,后上述银行账户被用于接收、转出网络犯罪赃款。期间,被告人程伟伟根据对方要求,在转账时将相关手机验证码提供给对方以协助完成转账。
2021年4月5日,网络犯罪被害人刘某在其住处与他人通过网络裸聊时,被他人截取裸照相要挟,后被迫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支付人民币110688元,其中有100688元先转入“蓝某某”名下银行账户内,再由该账户内混同其他资金共计人民币195000元转入到被告人程某某名下的银行账户,后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从上述银行账户内转移走。
同学们紧跟审理节奏,聚焦案情争议焦点,直观感受法庭调查、法庭取证、法庭辩论等庭审活动。整个庭审过程庄严肃穆,节奏紧凑,秩序井然。
庭审结束后,“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宣讲团成员田润泽结合庭审所涉案情对旁听师生开展法治宣讲,以案说法,分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特点及当前网络信息犯罪在青少年群体中高发的根源,提醒同学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决不能图眼前一时利益,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出租、出售给他人。同时,田润泽结合本案的量刑建议说明犯罪需承担的巨大代价,提醒旁听学生要树牢“守法底线”,不当“犯罪工具”。
通过这次“沉浸式”观摩及“面对面”普法宣讲,同学们纷纷表示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模式及后果有了进一步深刻了解,今后也会提高警惕,自觉拒绝诱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远离“两卡犯罪”。
下一步,仓山法院“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将以公开庭审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众享法庭”法律服务站功能作用,提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的影响力、渗透力,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发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推广)
来源:信阳日报 | 撰稿:罗曼 | 责编:谷晟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