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村位于石门乡西南部。下辖8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86人,辖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全村以丘陵地形为主,村主要产业以传统经济作物花生、水稻、玉米为主。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等举措,让过去贫困的小山村摘帽,旧貌换新颜。
铺设“幸福路”,建设美丽家园。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路通了,不为人知的沉积山村,才有机会迎来发展的契机。曾经的玉皇阁村,交通不便,一条曲折又狭窄的土路通到村里,阴雨天气泥泞不堪,出行不便,随处可见“污水乱泼、垃圾乱到、粪土乱堆、畜禽乱跑”的脏乱差景象。这几年,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下,紧紧围绕“生活环境新面貌,致富有好门路”这一目标,抓准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机遇。2016年至今,通过向上争取项目 资金和扶贫资金400余万元,共修驻道路达14余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基础设施也同步提升,修了学校、村委大院、村卫生室、水厂、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时,在玉皇阁村发生变化的还有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村里积极引导、发动群众参与开展庭院环境整治评比、绿化美化村庄环境行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党员和公益岗,在道路两旁种树绿化,打扫村子里的边角旮旯,鼓励村
民在房前种花屋后种树,美化家园。为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打破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致富典型户”、 “卫生先进户”等评选活动,让崇善向上的新风沐浴玉皇阁村全民。如今,玉皇阁村环境整洁,美景相随,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铺上了绚丽的“底色”。
搭建“致富桥”,携手奔向致富路。
昔日的玉皇阁村华丽转身,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同时,玉皇阁村积极谋划特色产业项目,积极为乡村振兴“造血”。利用丘陵的地形,积极发展薄皮核桃、花生、艾草种植,利用扶贫车间引进南召牧林家庭农场,采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湖羊养殖项目,有企业提供湖羊、饲料和养殖技术,有村民养殖,每只湖羊增重部分给予村民一定补贴,通过这种模式,一是达到了村民的增收,二是让村民学习了切实有效的养殖技术,自己也可以发展养殖。目前,村集体种植薄皮核桃达60余亩,村民种植花生达600亩,艾草60亩,苗木花卉120亩,养殖户11户,成立了种、养殖业协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同步发展的产业布局,扩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村民走向了致富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种、养殖业在全村遍地开花,不仅为玉皇阁村脱下了“贫困帽”,也激活了玉皇阁村产业内在“新动力”。村居环境变美了,产业特色有了前景,村集体收入有了家底,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玉皇阁村表示,继续健全长效机制,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村民们正向着下一个“百年梦”昂首进发。
(会员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