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打一处来 ——我眼中的杨育新先生
信阳日报 2024-02-08 10:47:35 阅读量 : 0

作者:《上海外滩》杂志总编辑曹剑龙

气,最重要的当然是华夏文化的一种哲学概念,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实体。而在笔者看来,气,更是指人的风貌和精神状态,例如:习气、元气、气质、气韵等等。诸葛亮《出师表》中有“恢弘志气”,后来被视作成语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气吞万里如虎”,则是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名句,流传至今。

不久前,又与杨育新(后左二)把酒言欢

本文试图勾勒的杨育新君,系笔者交谊达二十余载的挚友。如何叙述我眼中的老杨,总以为从“气”字着手,好像才能写得逼真、写得鲜活,写得透彻。为什么?因为按照中医理论,人的体内有五气(见《周礼·疾医》),《孟子》中也有言:“气者,体之充也”。气,不似想像中那么玄乎,其实,它就是一种磁场。人与人之间,是有一种磁场的。有的互相吸引,有的彼此排斥。笔者与老杨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友情与日俱增,不可否认是意气相投的结果。

作者采访书画家时,现场抓拍(均为杨育新摄)

诸位看官:这不,又回到“气”字上来了?气,真是十分美妙的玩意儿!于是,笔者终于心中有了谱,何不写出杨育新身上的四种气?——曰帅气,曰霸气,曰义气,曰正气。

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且容笔者慢慢道来。

帅气

话说2003年上半年,我向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动请缨后,领导同意我创办并主编《黄浦时报》的商务版,不久,又创办了中英文双语版,各每月一期,每期八版,全彩铜版纸印刷。

有一天,编辑部同事小Z采访回来,对我说,今天采访了一个叫杨育新的书画廊老板,人很帅气,又会得讲,蛮灵格。小Z当年虽年近不惑,却仍保留了文艺女青年的“习气”。我笑咪咪地听着,心想,这位杨老板长得帅,还口才好,竟让一位久经职场的女记者五迷三道,何方神圣?当时,小Z的这篇人物报道写了三千多字,配上照片,整整排一整版。我一看照片,当年五十岁上下的杨育新,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长得唇红齿白、不胖不瘦、身板笔挺、头发浓密又墨黑。果然,帅气逼人!我几乎一字不删,认真又艺术地做好标题(题目已想不起来),签发了这个版面。

过了几天,黄浦区工商联筹备出版一部展示企业家风采的特写集,委托由我来主要执笔并主编。区工商联秘书长王剑陪着我陆续去采访相关民营企业家。于是,我与杨育新终于见面认识。

从此,区内外无论是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庆典,还是岁末年尾达官富贾济济一堂的联欢会;无论是觥筹交错荤段子四溅的酒桌,还是高朋满座牛X轰轰的画廊,我同一众他的哥门迷妹一样,都会被一年四季都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举手投足帅气十足的杨育新吸粉。

霸气

霸气,其实就是豪气、侠气。清代诗人廖燕《粤王台怀古》中,有一句“人起炎方见霸才”,吟之咏之,使人血脉贲张。

杨育新出道早,舞勺之年就独闯关外,到东北农场务农。小小年龄的他,看到那些“大哥″仗势欺压别人,他就喜欢打抱不平。据他后来讲,为此而舞过大刀,挥过铁勺。也为此,被关过大牢,戴过手铐,苦头吃足。

但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霸气,也尝到过甜头。如今的杨夫人,当年是他的“插友”,号称“农场一枝花”,肤白貌美、温柔可爱。杨育新首次见之,就两眼发直喘粗气,乃逆势而上,发起了猛烈追求。最终,年长男方6岁的她,被他的霸气感化,半推半就地缴械投降,投怀送抱。

当然,这是旧话。这么些年来,我也多次听过见过杨育新霸气侧漏的事例。豫园城隍庙当地有个无证摊贩,在汲古斋门前摆摊,这对画廊虽有碍观瞻,老杨却宽宏,任凭这无赖撒野,颇为体恤。有一次,汲古斋搞大型活动,需要店门前清场。老杨关照他,帮忙移位一天,但此人竟蛮不讲理,不肯挪动。老杨火气上来,叱之:再拎勿清?括侬了!说到做到,后果可想而知。杨夫人事后在我面前多次抱怨说,十三点,赔了几十万,还辞掉了区政委。犯得着啥!老杨却鼻孔朝天,霸气十足,依然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派头,令夫人瞠目结舌。

义气

杨育新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很讲义气。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跑过三关六码头,摸过尸体骷髅头,最最关键识人头。他这大半生过来,乐于仗义疏财,广泛结交三教九流。受过他恩惠的人赞曰:当代三牌楼路上的孟尝君。这句甜言蜜语似的评介,即使有溢美的意思,也大差不差到哪里。

老杨的义气,举一例即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牌搭子是两个老板,两个拿工资的。一起白相时,老杨绝对不会吃三口或碰三记拿工资的麻友(三下后,害方、被害方要反包和包掉),哪怕是挺庄,他也下不了手。一次,他却连碰三下坐在他对面老板身份的麻友,碰好后还将手中四张牌亮相出来,摊给大家看,放言四不靠搭,照样弄伊。

见微知著,故而众友人都喜欢杨育新。二十年来,我和他相处时,尤为轻松愉悦,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在报刊上发表诗文,他看见必点赞捧场。君子之交,年复一年。他有求有于我给书画家宣传,我就做好采访和编辑;我需要他出力推介,他亲自陪同我去组稿,假如中午返回时机关食堂饭点已过,就拉我到他公司吃客饭。我笑称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又出力又出饭。

正气

而最让我对杨育新刮目相看的,是他身上充盈着一股正气。

罗曼·罗兰说:人格是心灵的尺度,权力和金钱丈量不出它。能葆有高贵和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

作为企业家的杨育新,几十年打拼下来,没置过车,更没购过房,吃光用光,身体健康。这是他自己说的,外人不知真假。

老杨开书画廊没赚到啥钱,看来并非虚诳。我亲身经历和体会到的,是老杨回报社会献爱心,热爱人民热爱党的一言一行。

早先我在主编《黄浦时报》(今更名为《黄浦报》)双语版、商务版,现在主编《上海外滩》杂志过程中,与他有过几次在市内外赢得极好声誉的合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俩发动画家们创作抗震救灾的宣传画,义捐红十字会;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大庆时,我俩联合主编了《丹青丹心——海上书画60家》大型画册,讴歌华诞;2020年,申城疫情期间,又联袂创意,以线上征集书画的方式,义拍所得全部捐给有关机构。另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合作,活动每每出彩夺目,无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取得良好效果。不同场合上,老杨曾感慨:咱俩这二十年的合作,没有一次不成功的。

真是:人有一股气,泰山也能移。笔者囿于笔力不逮,就此打住。或恐把门不住再写下去,一不留神漏气,老杨的形象,那就不好白相了。

(会员投稿)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