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凭借着火热的现场氛围、接地气的比赛奖品在网络上爆火,被网友们称为“村BA”,海南的“村排”也应声出圈。
这些民间活动的火爆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碰撞,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牵动力量。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01
火起来的除了“村BA”,还有“村排”。
近期,随着业余选手组建的海南队在“2023中国首届男子九人排球精英赛”上夺冠,根植乡村的九人排球运动火爆网络。
目前海南文昌、屯昌、儋州等地正积极筹备、举办排球联赛,推动群众体育不断前进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这种评价洋溢着抑制不住的自豪。
在文昌,排球运动久负盛名,排球是当地群众参与度最高的运动。而球迷无需动员,会自发从十里八乡赶来观战,享受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这是一项民间运动应声而起的群众基础。它不仅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也带火了海南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山东淄博烧烤到贵州省榕江县“村超”,民间活动借助互联网无处不在的风口,不断创造着让人亮眼的成绩。从过去的微不足道、默默无闻,到现在的火爆天下,民间活动正在快速掀起波涛。
重要的是,这类活动火起来的背景值得研究和探索。
02
淄博以烧烤为“由头”,不小心掀起了一场旅游风暴,不管时间长短,影响力足够大。全国不少地方过去学习、取经就是证明。
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话题。
2022年疫情期间,来自山东大学的1.2万名大学生被分到了淄博市进行隔离,对大多数城市来说,这只是一个正常的任务而已。但是,淄博市却在对待被隔离的学生身上,表现出了满满的关心和爱意。
善良果然得到回报。这些学子们的淄博“情结”,与政府正向思维完美合拍,最终让这样一个善意的小事件借助互联网延续为一个全国关注的文旅大事件。
我们不必拘泥于用烧烤点燃文旅星火是否太低端的思维——借助于什么本来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淄博最终因温馨而出名,政府因服务暖心而赢得尊重。这显然是一场完美的接力赛。
贵州榕江县的“村超”如出一辙,又有所不同。大众对此评价也更侧重于民间智慧、民间力量的角度。
可以说,贵州的“村超”体现出了竞技体育本有的精神和风貌:自强不息,快乐第一。
接着有贵州台江的乡村篮球联赛,海南的“村排”,这类发轫于民间的体育赛事,正在托起整个国家的活力四射和欣欣向荣。
03
把这几个火爆出圈的事件连起来来看,其最重要的原因都是引发了某一种广泛热议社会情绪,这样的情绪通过网络无死角的传播,效应数百倍放大。从过去那种不起眼的民间小事,演变成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甚至被正能量地赋予一种社会学意义。这个社会意义对于国家未来的前进有着独特的推动力量。
与山东淄博最终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同小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村超”,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前往观赛游玩,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文创、农特产品等行业的经济发展。
相信海南的“村排”也会有同类的效应。
除了经济学上的成绩,社会学意义上的深思和探讨更加重要。
能否顺应民情民意,以及蕴藏在民间的广泛的社会情绪,掀起让民众有兴趣积极参与的活动,的确应当成为政府服务的重要环节。
“村超”,“村BA”,“村排”,自然都有其深厚的地域社会文化基础。放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观察,这些由民间兴起、政府支持的活动,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重要内涵。
而解答农民面临的生活方式变革的命题,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文化振兴理应实现的目标。
从这个现实意义上讲,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更多“村BA”、“村超”和“村晚”,也需要更多日常化、有意义的高质量休闲生活。
这必将成为抹平城乡精神文化享受鸿沟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