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挖呀挖”“网红”出来的另类问题
发布时间 | 2023-05-15 10:31:52    

   5月12日,因为儿歌“挖呀挖”走红的黄老师集中回应网友的5大质疑,再次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13日晚,她的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依旧超过10万,但直播间已经关闭打赏功能,黄老师选择性回复网友提问时称,“感觉压力很大,怕说错话被人录屏。”

  这大概才是最让人意外的。

下载.jpg

图源网络

  01

  因为一首儿歌,黄老师火了。而在她之前,杭州的桃子老师先唱了这首歌,按照时间,黄老师算是“后来者”,但其火爆的程度远超桃子老师。

  最大的不同是,她陷入巨大的质疑风浪中,这包括打赏、年龄、模仿,等等,都给一夜成“网红”的她以意想不到的压力。

  在5月12日的直播中,她回应网友质疑时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团队和公司,只是分享日常教学,看到点赞千万很开心和激动,对走红以及各种质疑始料未及;辞职的传闻是假信息,她已工作七年,给小孩子上课很快乐,没有辞职的想法;从没标榜过“挖呀挖”是自己的原创歌曲,她本身就经常学习儿歌去分享。

  针对流传最广的“一场直播收入200万元”的传言,黄老师承认,直播中收过一些打赏,“但没有网友说的过百万、过千万,没有接任何广告,也没有与其他公司有商务合作。”

  针对网友认为她本人没有视频中好看的说法,她说自己没有整容和p图,“可以接受别人说她外表不好看,因为自己就是一普通人”,她觉得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外表更重要。

  突然爆火打破了原有的生活,她感觉很受伤,但承受繁华荣耀的同时也要承受是非,现在已经平静下来,会坚持初心。

  02

  针对网友的询问,黄老师表示“压力很大,怕在直播间说错话被人录屏。”

  看着她亲身经历的这场“火热”,许多人反过来开始同情她的遭遇。毕竟,她也没想到会一夜暴“红”,更没想到,“红”了以后会有这么多的质疑、刁难和网暴。所以很容易理解她宁愿躲一躲,再开始正常的生活。

  “挖呀挖”歌曲走红之后,一些网友因为“谁是原创”“谁蹭了谁的热度”甚至“谁比谁漂亮”等问题争论不休,各位当事人纷纷表示受到网络攻击和压力。

  桃子老师就曾在直播间落泪,称网友一直指责,“怎么着都不对”;另一位最早发布同款视频的网友,也被辱骂攻击。

  黄老师同样如此,本人感到压力很大,请假回家后没来上课,怕舆论压力下人身安全遇到问题。目前没接到辞职的说法,她没与机构签约,是跟幼儿园签了合同的正式职工。

  需要警惕的是,如此各色人等,怀着各自不同的心理,带着奇离古怪的情绪去看待一不小心“火了”的她们。

  03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普通人一夜间成为“网红”,对于本人和社会或许都在意料之外。但是因此被过度围观并陷入困境,这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了。

  一夜成名的现象在以后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很容易就能让一个人的影响力迅速扩散。

  但是,这种快速成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比如,一夜成名可能会让人失去自我。因为突然间被大量人关注和追捧,有些人可能会变得过于自信和骄傲,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

  再如,一夜成名也可能会让人陷入困境。因为过度的关注和围观,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无法承受。此外,一些不良分子也可能会利用这种机会来攻击和诈骗这些“网红”,让他们陷入危险之中。

  因“挖呀挖”而出名的桃子老师、黄老师就面临差不多的困惑。

  更严重的是,一夜成名也可能会让人失去一般人享受的自由。一旦成为“网红”,就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关注和监视,甚至可能会失去自己的隐私。在信息获取易如反掌的年代,总有一些无聊的人用偷窥别人隐私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网红”黄老师遭遇的一夜反转,彰显出来的正是社会的忧虑和担心。

  正如许多人所建议和呼吁的,各类传播平台应负起相应的责任,规制以极端手段“蹭流量”的行为,避免普通人被流量裹挟,让他们回归应有的正常生活。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