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1种新专业,撤销925个专业点……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今年新增专业中的“人气王”是谁?哪个专业被撤销的最多?浙江高校有哪些专业调整?一起来看看。
新增21种新专业
这些专业被高校撤销最多
据教育部公布,此次新增21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记者梳理发现,21种新专业涉及10大类,包括金融审计、国际法、司法鉴定学、工会学、家庭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数字人文、资源化学、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科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材料、电动载运工程、飞行器运维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未来机器人、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航空安防管理、无障碍管理。
观察可以看到,很多新专业都是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及社会需求所设立的,比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设立的孤独症儿童教育、无障碍管理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设立的工会学,中国民航大学新设立的飞行器运维工程、航空安防管理专业,东南大学新设立的未来机器人专业,中华女子学院新设立的家庭教育专业,广西警察学院新设立的司法鉴定学专业等等。
此次教育部还对部分高校申请撤销的925个专业点予以备案。
梳理925个撤销的专业点发现,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有27所,是2022年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分别有23所和22所高校撤销。此外,产品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广告学等专业的高校撤销数量也较多。
通常来说,专业的撤销主要与学校自身的招生和就业有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公共事业管理都曾是“热门”专业。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2000年至2001年, 开设院校就从57所增至130余所,到2017年,这个数字又较世纪之初增加了近十倍。但学生们毕业后,却发现无处“管理”。据统计,7年以来,裁撤这个专业的高校已有上百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这两个专业之所以被撤销,是因为当年不少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不考虑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就设置这些专业,由于没有办出高质量与特色,由“热”转“冷”,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浙江高校撤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最多
今年年初,《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数字经济进一步升温的趋势,在新增专业名单里就能找到迹象——2022年,77所高校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成为新增备案专业中数量最多的专业。
这也是最受浙江高校青睐的专业——2022年,浙江高校共新增67个专业,其中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最多。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嘉兴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5所高校都“上新”了。正常情况下,这些专业今年就会开始招生。
去年新增专业名单里的“人气王”人工智能专业,今年新增59所高校,排在第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省内高校也新增了这些专业。
再来看被撤销的专业。2022年,15所浙江高校撤销了42个专业。被撤销的专业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化学、行政管理专业等。
同样跟计算机有关,为何境遇却是冰火两重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虽然听着与计算机专业很相似,但实际共通性很小。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一个偏理论的专业,虽然开设的高校不少,但办得好的不多,毕业生就业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近年来教育部撤销了很多高校的这个专业。”一位高校招办负责人说。
被撤销的本科专业还值得报考吗?
大量被撤销的专业,就说明了专业的发展趋势,这其实也提醒了今年的各位高考生,填报志愿要特别注意。那么,新增专业是否能被视为热门专业,被撤销的本科专业还值得报考吗?
“被撤销的专业,对于其所在的学校来说,大多是缺乏特色的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在其他高校,则可能是强势专业,就此认为这类专业都不能报考,将错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熊丙奇认为,同一个专业,可能适合别人,却不一定适合自己,不能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冷就业,冷门专业热就业,在近年来的就业市场中比比皆是。
如何看待新专业?熊丙奇认为,学生选择新专业,需要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盲从。在他看来,应根据本人的个性、兴趣理性选择“热门”,另外,真正的热门专业是人才培养供给少于社会需求的专业,因此冷热门很容易“翻转”。
来源:潮新闻 | 撰稿: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