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银行杭州萧山支行组织大小志愿者共14人,走进丽江市宁蒗县的大山深处,为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宁蒗县俗称小凉山,过去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此次公益行走访的学校是位于小凉山坪山一村的爱鑫希望小学,学校共有26个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学校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学校设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覆盖4个自然村家庭的4至8岁孩子。
翻山越岭,志愿者们来到学校,一眼望去看见整个学校只有一层,校门对面的砖瓦房据介绍由爱心人士出资修建,一间用作厨房,一间用作课外阅读室,由于资金不足,房子也没有修缮完全。进门左手边的两间砖瓦房都用作教室,而房前的空地就用作学生的操场。
唯一的老师——杨国盛,在这里代课已经有15年了。由于条件过于艰苦,留不住公办教师,但为了孩子们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上午他是老师,中午他就变成了孩子们的“爸爸”,负责他们的伙食,下午再送孩子们回家。
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了食物、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物资,在分发的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向礼貌道谢。为了快速和孩子们熟悉起来,志愿者教孩子们唱各种儿歌,和他们进行暖场互动。等双方渐渐熟悉之后,志愿者们陪孩子们打篮球、做游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此外,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还走访了村里最需要帮助的家庭。遵循着"把爱心传递到最需要关怀的学生手中”的原则,志愿者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齐关心,尽所能地给予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不只是学校的代课教师,还兼任该村村委副书记。他告诉志愿者,该村长期以来以种植烟草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因务农赚钱少,青壮年纷纷去往城里找寻工作机会,村里的大部分农田就此荒废,仅有极小部分土地由剩下的老人和体弱村民耕种,以维持基本生存口粮。坪山村的情况不是个案,它是国家在大踏步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偏远山区农耕社会的一个缩影。
令人欣慰的是,生活在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扶持帮助下不停改善。学校里那间未加粉饰、略显昏暗的教师内,已然安装了崭新的教学用投影仪;食堂的储物架上堆满了从东北地区发过来的大米,架子下边也放置了好几桶尚未开封的食用油,阅读室摆满了捐赠的簇新的文具,以及品类丰富的课外读物;还有志愿者走访过的困难户杨家,他们家的房子反而是全村最新最好的,因为他的房子是政府出资出力帮助盖的……
纵然相隔千万里,纵然力量微不足道,平安银行萧山支行仍然坚持在做公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做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引路人。此次公益行的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助学不仅给山区的孩子带去温暖和光明,也希望让孩子们坚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让他们明白贫瘠的土地里也能开出美丽馥郁的花朵。
(本文照片由平安银行提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