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工厂打螺丝 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发布时间 | 2023-04-13 10:15:27    

   昨天,一则“广西一高校被曝送学生进厂打螺丝”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这算是产教融合还是乱点行业鸳鸯谱?

下载.jpg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01

  据了解,涉事的学校为广西外国语学院,据该校学生表示:学校强制要求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学生到深圳实习,参与流水线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进厂打螺丝,而学校之前就和企业沟通好了,现在就是来通知学生。

  在传出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学校在大礼堂召开名为学前教育2024届专升本产教融合宣传发动大会,现场学生情绪激动,称自己是来学校学习的,不同意去流水线。

  该校对于媒体的采访询问回答是,实习属于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里面的实践实训课程,目的是实现产教融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

  是强迫还是自愿?这又成了一桩悬案。

  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结论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进入工厂打螺丝,确实是专业距离太远,甚至完全无关。这样的产教融合实在太扯!什么“产”?什么“教”?怎么融?

  02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高校、特别是职业类高校改革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实习期间就能介入专业“实战”,为毕业后职业适应提供过渡期和就业区域和单位选择。

  产教融合无可厚非。从大的方向看,甚至有必要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顺利成长、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环境都有明显的好处。

  只可惜,这所学校好事没有做好。你把学前教育专业的“产教融合”放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造螺丝工厂,这就与诉求和愿望“离题万里”了。

  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这样的“融合”、这样的“合作”,是不是有利可图?名义上是为了学生,很可能还是为了私欲。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送到工厂充当廉价的劳动力,本来专业对口已经错位,如果再拿毕业证作为威胁,这就真成了压榨了客观上来讲,

  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光农村家庭压力山大,即使城市家庭也不容易。如果用父母半生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够“物有所值”,不能够实现应有的社会、经济等价值,那就真的很讽刺,也值得整个社会关注。

  03

  再进一步梳理,深入了解和分析国家的教育体系趋势就知道,普高招生比例在逐步锐减,职业高中招生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水平督促下的职业“专业化”要求。

  试想想,如果职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万金油”,去哪里也行也不行,发挥不出专业水平,那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提升得就一定会缓慢。因为职业高校的宗旨就是下大力气认真培养真正的职业人才,他们将成为制造业大国名副其实的主力队伍。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前所未有地重视职业教育,这是中国工业由“制造”走向“智造”的必要方式,是千秋功业。

  从这个宏大的层面再回到广西这个微观事件,就愈加清晰,这种逆反职业诉求、背离学生意愿的事情,的确是不可以容忍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对此警示,并予以纠正。

  否则,口头上的“产教融合”就成了事实上的“挂羊头卖狗肉”,彻底背离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初心,也必将削弱职业教育应有的重大功能。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