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个周末,杭州留下街道小和山社区妇联合一苇益助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自然之镜-儿童心理健康自然教育”活动在小和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活动当天,20多位家长和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自然里开始了有趣的寻宝任务,亲子们通过拿到不同的标签卡,为其寻找可匹配的自然物。
而在自然寻宝任务之后的分享中,大家慢慢感受到这个课程的真谛。原来,蚂蚁老师是通过这些在自然中的寻觅与观察任务,让参与者感受事物的多面性。
接下来的云中漫步环节,让孩子和家长更深度地理解了多元视角的重要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慢慢被消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身心也被慢慢打开。
乐乐妈妈(化名)说:“孩子能健康成长,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没有想到心理健康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毫无压力,还有新发现,我从来没想到孩子会用‘17.5斤反骨’来描述自己。”
留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今年留下街道的公益创投项目,当初选中这个项目是看中了他们的创新性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这套课程在浙江省多所小学和社区系统开展,得到了包括马云乡村寄宿制小学、文新小学、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桃花源基金会、心基金等多个组织机构的支持,也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几位带课的老师都身兼教师、心理咨询师、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和自然引导师的多重身份。
来自留下街道关工委沈主任对于这种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她说:“我们注意到,不少家庭认为孩子没有心理疾病,就不用做什么,但其实上防病于未萌,我们不要等到孩子出现了心理疾病,再寻求医生,而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赋能。现在,一苇益助设计的这样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形式特别好,在大自然里家长和孩子一起,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既满足了陪伴孩子到户外玩的需求,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接下来,我们也会加大宣传,让留下街道更多有孩子的家庭能够参与进来,享受到这种创新服务的益处。”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汪杰菲 通讯员 孟丽君 王凤瑶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