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委员们开了个“诸葛亮会”:山区教育,为何差“一口气”?
发布时间 | 2023-01-13 09:07:07    

   “让义务教育阶段城镇优质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形成办学共同体,我们觉得这对农村孩子是好事。但前几天,有个农村小学生的家长跟我说,孩子学校结对的城里名校,一年换一次支教老师。孩子刚熟悉老师就走了。因为更换频繁,城里优秀老师往往刚融入又回去了。怎样才能让教共体政策真正让山区孩子受益?”

  1月12日下午,在委员小组讨论休息时间,教育界别的委员龙泉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余京华的感慨,引来另一位委员的关注。

  “我在前期调研中,有部分校长、家长也提到了类似困惑——近年来,扶持山区教育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为何总觉得差了‘一口气’?”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美馨分析,这是因为部分地区条件、资源受限,政策落地时变了形,政策效果决定了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直接感受。

  胡美馨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她非常认同。但相比城市学校,山区在教育理念、方法、资源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如果政策落实不能深度对接山区学校实际情况,政策推动难度就会更大。这就需要建立有效机制,来跟踪评估面向山区中小学的支持性政策实施效果,并根据需求提供专业支持。

  因此,她建议成立浙江省山区26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由省教育厅牵头,依托省内高水平师范院校,协同省内其他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发展机构、知名中小学校,为山区26县教育发展提供咨询管理、教师发展、跟踪评估等服务。

  余京华委员听了这一设想频频点头。两位委员约定,共同打磨一份提案,以破解山区26县教育发展瓶颈。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纪驭亚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